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数字化传承研究

吴振东  
【摘要】: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人类面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观念和传承方式也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在扩展和完善。现在,数字化技术兼具有记录、保存、阅览、检索、共享、复原、仿真、再现等多项特点,这一新技术所展示的时代性与艺术性,无疑对我们挖掘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传承物质文化艺术之重任有着革命性的作用。 “泛动画”这个21世纪重要的数字化的弄潮儿,带着强大、鲜活的生命力渗透于人类的各个领域,备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将动画的“赋予生命和灵魂”理念与“泛动画”领域的技术融入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赋予这些文化遗产鲜活的生命力,使其更具人性化,在振兴地域文化的同时促进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以及为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提供了契机。真正在传承文化中发挥数字动画艺术的魅力,并用现代数字化手段将物质文化遗产耳目一新地展示在世人的面前,促进物质文化遗产在信息化时代的生存与发展。 该论文从数字化传承的理论和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数字化传承实践项目详细阐述如何应用“泛动画”领域数字化手段来创新地传承。理论方面从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的立足点和数字化传承的“活化”性、时代性、广泛性、艺术性四个特点,解答为什么要用数字化的方式来传承物质文化遗产。 实践方面从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数字化传承实施方案、具体研究切入点、研究项目设计、研究预期成果加以详细论述。“福建土楼”由永定、南靖、华安的“六群四楼”共46座土楼组成。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建筑,造型独特、规模宏大、结构奇巧,以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聚居方式、合理的布局及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选址理念备受世人瞩目。论文主要阐述如何通过三维演示动画与仿真动画、土楼数据库、虚拟现实演示系统、“泛动画”形式的介入、游戏领域的拓展等去构建一个相互促进、循环发展的数字化传承链,来有效的传承以福建土楼这种建筑形式为载体的历史悠久的客家、闽南文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曾五岳;;宜山宜水 二宜楼[J];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01期
2 吕振亚;;“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J];广西城镇建设;2008年07期
3 启钧;;福建土楼 中国围城[J];传承;2008年23期
4 安苏;;东方古城堡——福建土楼[J];老友;2010年01期
5 陈平;;“博士楼”里体验土楼生活[J];商务旅行;2009年05期
6 ;世界遗产 福建土楼 故里南靖[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17期
7 ;福建永定土楼文化[J];风景名胜;2010年02期
8 刘祺云;寻访福建土楼[J];影像材料;2004年06期
9 云飞扬;刘健;黄春泰;;土楼人家觅春光[J];市场瞭望(上半月);2008年06期
10 黄汉民;;福建土楼探秘[J];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01期
11 杜亨庆;;福建土楼上名录[J];建筑工人;2009年07期
12 郑国珍;;福建土楼的申遣之路[J];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01期
13 ;福建客家土楼[J];21世纪;2009年01期
14 肖艺芳;;南靖土楼门楼的艺术内涵浅析[J];大众文艺;2010年17期
15 何书彬;;福建土楼:家族之城[J];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08年12期
16 ;福建土楼扬名世界[J];福建党史月刊;2009年19期
17 谈佳隆;张娟娟;肖翊;;通过“考察期” 福建土楼领“世遗”证书[J];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04期
18 ;神秘围城[J];风景名胜;2009年03期
19 ;世界文化遗产 福建南靖·客家土楼[J];中国民族;2010年07期
20 赖建龙;;走进南靖土楼王国[J];安全与健康;2009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Martha Demas;;中国遗址保护的准则:中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工具(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类遗产对文明进步的启示”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左兴玲;杨振全;;双遗并重 形神一体——云南文庙保护和重建之基本理念[A];孔学研究(第十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黄汉民;;福建土楼探秘[A];首届海峡两岸土木建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赖琳;林春香;;活着的文明 待兴的产业——福建土楼文化及其产业化[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杜凡丁;;乡土建筑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以福建土楼文物保护规划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白如山;;跨界区域品牌共享型旅游地冲突及其治理机制研究——以“福建土楼”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陈安生;;徽派建筑与汉文化圈其它建筑流派之比较[A];中国徽派建筑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温欣;郑惠聪;;闽台萧氏涌山派[A];谱牒研究与五缘文化[C];2008年
9 ;青岛崂山银龄生态养生院简介[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医体质研讨会暨中医健康状态认知与体质辨识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Stephen;陈泽成;;人类遗产再利用的本质与表面——促进可持续发展[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类遗产对文明进步的启示”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蔡良瑞;生土建筑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2 刘庆;青岛地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振东;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数字化传承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林晶瑾;遗产旅游背景下的福建土楼形象解析——福建土楼旅游形象测量[D];云南大学;2010年
3 高雅玲;福建土楼古村落景观保护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4 李晓菁;福建土楼文化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朱丹;沙湾古镇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王靖;城市建设中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参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蒋奕;京杭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8 刘春艳;福建土楼群屋面风压干扰效应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9 赵杰;福建土楼—适中“典常楼”初探[D];同济大学;2006年
10 李玉波;媒体革命背景下的“泛动画”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鹏 谢贤伟;“结盟”能否破除利益之争[N];人民日报;2010年
2 韩朝国;南靖县财政力促福建土楼绽放新彩[N];中国财经报;2010年
3 记者 杨毅涵 刘国军;“福建土楼”获世界遗产证书[N];福建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卢志明 黄树金 通讯员 吴琼君 刘文福 黄薇薇 刘江南;福建土楼故里南靖探奇[N];厦门日报;2009年
5 记者 姚瑾蓝云;福建土楼“申遗”7月提交表决[N];福建日报;2008年
6 白四座;联盟不能只是表面“联体”[N];中国旅游报;2010年
7 刘永良;福建土楼拿到申报“世遗”的“入场券”[N];福建科技报;2007年
8 ;土楼之王走向“世遗”[N];闽南日报;2007年
9 记者 李珂实习生 柯璟;祝贺“福建土楼”申遗成功[N];福建日报;2008年
10 刘文福 林顺来;福建土楼(南靖)志愿者服务站成立[N];闽南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