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系统研究
【摘要】:
地下工程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多种风险,而且有些风险是潜在的、不易识别的。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安全管理不善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层出不穷,事故的产生必然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地下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是地下空间发展以及轨道交通建设所面临的核心技术难题,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对施工过程进行风险评估,从而构建安全风险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地下工程施工建设中,认清地下工程有关的风险要素,从而构建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地下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系统,有利于提高建设参与方的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减少或避免施工阶段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和损失。
本文在对风险管理理论与风险分析方法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地下工程的特点,从地下工程施工风险发生的机理出发,结合风险核对表、故障树法等多种风险识别方法,从而建立地下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指标体系。指标的建立以地下工程施工作业阶段为重点,从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不同角度构建。鉴于国内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施工安全灾害数据的情况,选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理论综合评估地下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构建基于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的地下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构建地下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系统。系统以ESRI的ArcGIS Engine为开发平台,与地理信息系统有机结合,利用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进行后台管理,设计并实现系统。系统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更新和施工动态监控四大模块。并对汉阳港区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进行应用研究。
在施工前建立相应的动态前瞻性系统,可以对各个施工过程潜在风险源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在施工过程中结合监测信息,完善指标体系,继而辅助安全预测,及早识别风险源和不确定因素,以便于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有效地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预防、预测和控制事故的发生,从而实现动态管理和信息化施工。
|
|
|
|
1 |
刘晓方,王汉功,黄淑菊,顾海澄;地下工程环境大气腐蚀监测系统设计[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0年01期 |
2 |
唐玉柱,张国联;大断面地下工程稳定性的一种理论分析方法[J];有色矿冶;2001年01期 |
3 |
靖洪文,许国安;地下工程破裂岩体位移规律数值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8期 |
4 |
;边坡、基坑与地下工程新技术新方法研讨会暨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二十周年庆祝会[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S2期 |
5 |
高云喜;路增祥;;型钢网喷衬体结构在地下工程支护中的应用[J];黄金;2007年04期 |
6 |
王卫国;宁如春;;广义有限元及其在地下工程开挖计算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01期 |
7 |
王秋衡;廖可兵;李坦平;何圆铃;姜琛;;超声波探测技术在安全评价地下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7年03期 |
8 |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成功[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
9 |
郭康安;;几种位移观测方法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81年04期 |
10 |
谢建中;雷米何以能死里逃生[J];劳动保护;1983年05期 |
11 |
许梦国;徐家森;;膨胀性围岩中地下工程的边界元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3期 |
12 |
朱清玉;地下工程喷射防水混凝土[J];化工矿物与加工;1991年06期 |
13 |
刘增荣;;地下工程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变形与支护特点[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
14 |
张同善;水泥厂地下工程设施堵漏的施工方法[J];水泥工程;1996年05期 |
15 |
戴鸿贵,郑正,余刚,戴志轩,孔令仁;地下工程中的氡异常及其治理对策[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
16 |
秦仁伟,黄新社;浅谈地下工程渗漏水处理[J];西部探矿工程;2004年02期 |
17 |
麻胜荣,李启成,聂素华,李恒;KFC-06地下工程服务车的研制与应用[J];矿山机械;2004年11期 |
18 |
丘斌;;新加坡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概况综述[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1期 |
19 |
星河;;穴居时代[J];知识就是力量;2006年10期 |
20 |
周治国;李爱兵;唐孟雄;;地下工程突水灾害超前地质预报技术[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6年06期 |
|
|
|
|
|
1 |
康春生;黄有申;赵钢;郑云泽;刘立;;HCSA膨胀剂在沈阳长岛仙女湖大型地下工程中的应用[A];混凝土膨胀剂及其裂渗控制技术——第五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
2 |
柳建国;;地基与地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与展望[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
3 |
王■;;序言(一)[A];北京市政第一届地铁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4 |
吴静波;毛善庆;;灌浆技术在地下顶管工程中的应用[A];地面岩石工程与注浆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
5 |
敖漉;谢朝新;吴祥生;;地下工程中氡的来源与检测方法[A];2005西南地区暖通空调热能动力年会论文集[C];2005年 |
6 |
沈秀芳;;序[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防排水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
7 |
张金城;乔俊建;韩若飞;刘菲;李锐;范启雄;;地震灾害对地下工程的威胁与防范对策研究[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四)——地球物理环境探测和目标信息获取与处理[C];2008年 |
8 |
王建勇;方斌;;地下工程岩石力学及工程灾害控制[A];第六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
9 |
姚源道;刘忠义;;地下工程堵漏防水出现问题的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北京西单地铁车站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92年 |
10 |
胡金华;周早生;孙杰;;民用地下工程对化学爆炸的防护能力[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