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压作用下钢管混凝土矩形柱的组合刚度研究
【摘要】:
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紧箍作用是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的关键力学问题之一,这一界面力学问题的准确描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矩形截面的钢管混凝土结构尤其如此。本文基于连续介质力学方法,建立钢管混凝土小变形下的弹性分析理论,重点对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弹性本构关系、组合弹性模量、组合轴压刚度以及界面力学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数值模拟。
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
1、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结合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相关理论和结构力学位移求解方法,建立了钢管混凝土柱小变形条件下的界面力学问题的弹性分析理论,并借助matlab工具实现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弹性本构关系、组合弹性模量、组合轴压刚度以及界面力学问题数值求解。
2、获得了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界面法向力(紧箍力)的分布函数表达式f1(x)和f2(y)。运用函数的图像能方便地描述界面紧箍力的分布规律。图像表明:方形截面和矩形截面的钢管混凝土界面法向力的分布很不均匀(呈类似二次曲线的形状),矩形截面比方形截面的紧箍力的分布更加的不均匀。在角点处都有应力集中的现象,角点的紧箍力最大,在中点处的紧箍力最小,方形截面的钢管混凝土紧箍作用比矩形截面的钢管混凝土要大。
3、研究了组合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随着含钢率的增大而明显增大;随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的增高仅略有增大。研究也表明在相同的含钢率ρ下,截面的边长比在a/b≤2.4范围内,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弹性模量比方形钢管混凝土组合弹性模量略小,差值在5%左右,故此范围矩形截面可以近似的等效为正方形的截面处理。此结论与文献[12]一致。
4、研究表明:钢管混凝土的组合弹性模量、组合轴压刚度要比目前采用的没有考虑紧箍作用的换算弹性模量、换算轴压刚度要高,在计算范围内,组合弹性模量比换算弹性模量提高约1.36%-15.3%,组合轴压刚度要比换算刚度提高约1.58%-20.1%。且随含钢率的增大而显著增大,随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而变化不大。
|
|
|
|
1 |
霍静思,韩林海;ISO-834标准火灾作用后钢管混凝土轴压刚度和抗弯刚度的研究[J];工业建筑;2004年01期 |
2 |
蔡绍怀;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04∶99)介绍(三)——钢管混凝土柱设计和施工[J];建筑结构;2001年04期 |
3 |
张文福,赵文艳,钟善桐,韩林海,詹界东;钢管混凝土极限压应变的计算方法[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
4 |
尧国皇,韩林海;钢管混凝土轴压与纯弯荷载—变形关系曲线实用计算方法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4年04期 |
5 |
丁云峰;;朝阳东大桥钢管混凝土超声波检测技术应用[J];北方交通;2006年03期 |
6 |
郭胤昶;李固华;;超声波技术在钢管混凝土检测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06年06期 |
7 |
黄道荣;;桥梁工程中钢管混凝土的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2006年23期 |
8 |
高兴宝;王大均;李华平;;走向21世纪的钢管混凝土拱桥[J];四川建筑;2007年S1期 |
9 |
余钊;胡功笠;徐勇;樊小东;;方形、圆形短轴钢管混凝土极限承载力计算的探讨[J];河南建材;2007年05期 |
10 |
钟善桐,何若全;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长柱承载力的研究[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83年01期 |
11 |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9年(1期—4期、增刊)总目录[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
12 |
盛洪飞,郭伟,王锐,温和哲,陈文智,王守恒;无风撑钢管混凝土中承拱桥非线性试验分析[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13 |
王新;京沈高速公路钢管混凝土独柱式立交桥的设计[J];辽宁交通科技;1997年06期 |
14 |
韩林海;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柱耐火极限的理论计算[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15 |
查晓雄,唐家祥,钟善桐;钢管混凝土抗弯刚度研究及在框架结构分析中的应用[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
16 |
闫鸣,刘宏华;钢管混凝土超声波检测[J];铁道技术监督;2001年02期 |
17 |
杨春,蔡健,张学文,吴轶,谢晓锋;劲性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
18 |
严志刚,盛洪飞;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发展优势[J];东北公路;2002年01期 |
19 |
伍尚干,陈春霖,伍加玉,吴清明;钢管混凝土短柱强度计算新探[J];中外公路;2002年06期 |
20 |
童寿兴,商涛平;拱桥拱肋钢管混凝土质量的超声波检测[J];无损检测;2002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