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S_2基硫系玻璃陶瓷的微晶化机理、可控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
本文系统研究了GeS2及其准二元与三元体系玻璃陶瓷的微晶化机理、可控制备和性能。基于该系统硫系玻璃可控微晶化机理的探索,制备了具有多种功能(如激光频率转换、固态电解质、多光谱(可见和红外)成像、稀土离子发光增强等)的硫系玻璃陶瓷复合材料。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
1.基于Ge-S二元相图和热学性能分析,在GeS2玻璃中制得了仅析出红外倍频晶相β-GeS2、具有持久红外倍频功能的硫系玻璃陶瓷,最大有效二阶非线性极化系数达7.3 pm/V。
2.引入Ga2S3可改变GeS2基玻璃的析晶行为,通过确定准核化速率曲线,达到可控的核化和晶体生长,并由90GeS2·10Ga2S3玻璃制得了仅有GeS2相析出的体析晶透红外玻璃陶瓷,由80GeS2·20Ga2S3玻璃制得了仅析出Ga2S3晶相的纳米晶玻璃陶瓷。研究表明,GeS2-Ga2S3准二元体系玻璃的相变行为随Ga2S3量的增加而变化。在相变行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GeS2-Ga2S3玻璃的网络结构模型。
3.对GeS2-Ga2S3-MX(Ag2S、LiI或CsCl)准三元体系的微晶化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引入Ag2S,由70GeS2·15Ga2S3·15Ag2S玻璃获得了析出优异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AgGaGeS4的玻璃陶瓷,最大有效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deff达5.79 pm/V,与采用极化手段得到的结果相近;引入LiI,由65GeS2·25Ga2S3·10LiI玻璃制得了性能可控的透红外纳米晶玻璃陶瓷,相比于基础玻璃,热-机械性能和离子电导率显著提高,而中红外透过率保持基本不变,并有良好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引入CsCl,制得了可见全透过的硫系玻璃,在获得GeS2-Ga2S3-CsCl玻璃的类核化速率曲线的基础上制得了一系列可重复的、中红外高透过的玻璃陶瓷,可望应用于多光谱窗口材料;发现25GeS2·35Ga2S3.40CsCl:0.3Er玻璃陶瓷的发光性能与基础玻璃相比增强了一个数量级,表明该玻璃陶瓷在固态激光器等方面有潜在应用前景。
|
|
|
|
1 |
陈亚明,陶海征;高纯硫系玻璃和光纤的制备技术[J];玻璃与搪瓷;2003年01期 |
2 |
薛建强,徐曼,龚跃球,赵修建;硫系玻璃的制备、特性及应用[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03年04期 |
3 |
顾少轩;郭海涛;徐庆;赵修建;;GeS_2-Ga_2S_3-CdS硫系玻璃的红外光谱研究[J];陶瓷学报;2007年01期 |
4 |
徐翠莲;王雯洁;;硫系玻璃材料光学非线性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2010年04期 |
5 |
许彦涛;郭海涛;陆敏;林傲祥;彭波;于凤霞;;高非线性硫系玻璃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0年19期 |
6 |
宋宝安;张莹昭;王乔方;戴世勋;徐铁锋;聂秋华;王训四;沈祥;吴礼刚;林常规;;红外硫系玻璃光学特性检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年06期 |
7 |
陈国荣,程继健;高纯透红外硫系玻璃材料的制备[J];硅酸盐通报;1997年04期 |
8 |
杨海,褚乃林,韩兆忠,胡国元;含锗硫系玻璃中氧吸收的消除[J];稀有金属;1998年02期 |
9 |
陈国荣,章向华;红外夜视仪用精密模压硫系玻璃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04年01期 |
10 |
张振远,凌根华;硫系玻璃红外光纤[J];玻璃纤维;2005年01期 |
11 |
张振远,凌根华;硫系玻璃红外光纤[J];玻璃纤维;2005年02期 |
12 |
龚跃球;陶海征;赵修建;;硫系玻璃中光诱导各向异性效应的研究[J];玻璃与搪瓷;2006年02期 |
13 |
陈国荣;;透红外硫系玻璃的被动及主动光学性能研究[J];硅酸盐学报;2007年S1期 |
14 |
赵华;祖成奎;刘永华;王衍行;;石英瓶前处理方式对硫系玻璃性能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
15 |
;硫系玻璃半导体材料的快速蒸发[J];无机材料学报;1974年04期 |
16 |
余尧楚,杨佩红;硫系玻璃中微量杂质对光性影响的消除和测定[J];玻璃与搪瓷;1988年03期 |
17 |
梁振华;程继健;;原子模型的松紧规律与硫系玻璃的形成能力[J];上海建材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
18 |
程继健;梁振华;;含铜硫系玻璃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响应机理[J];上海建材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
19 |
梁振华;;原子模型的松紧规律与硫系玻璃的形成规律[J];硅酸盐通报;1989年05期 |
20 |
梁振华,程继健;掺铁与铜的硫系玻璃的电学性质与能带结构[J];无机材料学报;199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