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县域绿地生态适宜性分析研究
【摘要】:随着《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和实施,区域绿地逐渐成为城乡绿地系统的重要部分。同时,城乡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也亟需对新理论、新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以山地特征明显的恩施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县域范围的绿地,通过适宜性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价,并提出绿地建设优化建议,以期对该地区的城乡绿地系统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为类似区域的建设提供参考。
本研究首先探讨县域绿地的分类,针对县域绿地的特点及内容,分聚居区和非聚居区两个层面将县域绿地分为10大类,然后针对县域范围的绿地将其分为县域、规划区和镇(乡)村三个层面加以探讨。针对恩施市的县域绿地的研究,主要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土壤、道路、水体、土地利用等单因子,通过生态适宜性分析得出恩施市县域范围生态敏感等级分布,基于敏感度等级分布指导县域非聚居区各类绿地的建设,包括风景游憩绿地、农林生产绿地、环境隔离安全防护绿地、恢复绿地、原生态绿地和墓园,提出绿地建设发展的建议;针对恩施市规划区绿地,主要选用水体、道路、历史遗迹分布、污染源分布、坡度、高程、土壤、土地利用等单因子,通过绿地适宜性分析得出恩施市规划区绿地适宜等级分布,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及现状提出恩施市绿地布局的建议,并对城区各类绿地的建设发展提出优化建议;针对恩施市镇(乡)村的绿地研究,以屯堡乡和滚龙坝村为例,对其进行生态适宜性分析,依据各自的生态敏感度等级分布划定镇(乡)村适宜建设区域及需保护的区域,并结合现状,从点线面片环五个层面提出屯堡集镇和滚龙坝村落绿地系统构建及优化的建议。
|
|
|
|
1 |
于翔汉;;恩施土家山寨:滚龙坝村“开灯”的日子[J];中国三峡;2011年06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