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融合启动子在马铃薯中低温诱导块茎特异表达功能研究
【摘要】:薯片和薯条等加工产品的生产在马铃薯加工业中占有重要位置。为了抑制常温贮藏导致的块茎失水皱缩、病害传播、发芽等现象及延长加工周期,常将块茎在低温条件下贮藏。但低温会导致还原糖的累积,而还原糖在高温油炸时会与自由氨基酸发生褐化反应,严重影响了加工产品的品质。由于低温下还原糖积累代谢途径的复杂性,所以常规育种效率很低,基因工程已成为改良该性状的主要途径之一
为了增强转基因植物的目标性,避免外源基因过度表达而产生负面影响,低温诱导的块茎特异表达启动子成为马铃薯块茎品质改良的迫切需要。本研究在2个具有低温诱导活性的块茎特异表达融合启动子之后连接900bp反义酸性转化酶,构建了由两个启动子驱动的反义转化载体pCL-900和pCLM1b-900,拟比较2个融合启动子驱动的反义酸性转化酶基因表达对转化酶活性及转基因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研究评价融合启动子pCL与pCLM1b在马铃薯基因工程中潜在的应用价值,同时筛选抗低温糖化转基因系,为进一步揭示马铃薯块茎的低温抗性机制和改良马铃薯的加工品质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对实验室已有的农杆菌试管薯切片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了优化。分别在激素水平、农杆菌浓度、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4个因素对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通过单因素优化后,再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了当IAA浓度为0.4mg/L,农杆菌浓度为OD值0.6,侵染时间9 min.,共培养时间在40-48h之间时,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效率最高。
2.采用上述优化的遗传转化体系,将pCL-900和pCLM1b-900转入马铃薯中,获得转基因植株。再生植株PCR检测结果证明,pCL-900共获得12个转基因株系,pCL11b-900共获得3个转基因株系。
3.融合启动子驱动的转化酶基因反义片段在转基因株系中不同程度地抑制了转化酶活性。15个转基因株系的块茎低温贮藏后,除pCL-900-7外,其余转基因株系的转化酶活性均不同程度地低于对照品种E3。4℃贮藏30天的转化酶活性分析显示,pCL-900-1、pCL-900-3、pCL-900-4、pCL-900-5、pCL-900-6、pCL-900-8、pCL-900-10、pCL-900-11、pCLM1b-900-1、pCLM1b-900-2、pCLM1b-900-3等11个系的转化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受体品种。
4.与受体品种比较,4℃贮藏条件下,转基因株系转化酶活性的降低幅度在30%以上,还原糖含量的降低幅度为20%-36%,二者的相关程度达到极显著水平。但株系间存在较大差异,在贮藏30天后,pCL-900-10和pCLM1b-900-1降幅最高,其酸性转化酶活性降幅分别62.1%和58.4%,还原糖含量下降幅度分别为51.4%和64.8%。研究结果初步证明,所采用的块茎特异低温诱导启动子能有效启动基因在低温贮藏块茎中的表达,反义DNA酸性转化酶途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良马铃薯块茎抗低温糖化的性状。
|
|
|
|
1 |
陆小平;楼程富;;植物低温诱导基因及其产物的生物学功能[J];蚕业科学;2008年03期 |
2 |
刘瑞芬;余东;孙学武;谭炎宁;孙志忠;袁贵龙;段美娟;袁定阳;;差异显示法克隆与小麦低温诱导相关的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基因[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3年03期 |
3 |
谢海辉;王以柔;刘鸿先;;香蕉果皮和果肉中的低温诱导乙烯[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93年07期 |
4 |
万邦惠,陈雄辉,陆燕鹏,梁克勤;短光低温诱导雄性不育水稻种质的利用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5 |
弭忠祥,胡宝忠,王学东,崔林,刘秀玫;低温诱导小麦叶片细胞表面糖蛋白的变化[J];植物研究;1998年02期 |
6 |
韩锦峰,岳彩鹏,刘华山,苗红梅,王德勤,岳红波;烤烟生长发育的低温诱导研究 Ⅰ、苗期低温诱导对烤烟顶芽发育及激素含量的影响[J];中国烟草学报;2002年01期 |
7 |
朱文超;巩振辉;陈儒钢;李大伟;尹延旭;;辣椒冷诱导差异表达基因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10年09期 |
8 |
石新龙;王启军;牛义;刘海利;张盛林;;低温诱导对白魔芋产生多叶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
9 |
张春霞;李锐;;低温诱导对星豹蛛存活率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
10 |
陆燕鹏,万邦惠,陈雄辉,黄明崇,刘立亚;短光低温诱导雄性不育水稻花药培养的初步研究(简报)[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7年04期 |
11 |
张新忠,刘国俭,闫立英,赵永波,常瑞丰,吴禄平;热激或低温诱导辣椒产生2n花粉的细胞遗传学机理[J];河北农业科学;2003年03期 |
12 |
吴海波;郑国华;牛先前;杜会香;;DDRT-PCR技术分离枇杷幼果低温诱导相关基因[J];热带作物学报;2010年03期 |
13 |
孙俊佳;朴世领;陈爽;王慧颖;王家川;;低温诱导下烤烟花芽分化与IAA分解代谢相关酶的变化规律[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4年01期 |
14 |
柯德森,孙谷畴,王爱国,DONG Liang-Feng;低温诱导绿豆黄化幼苗乙烯产生过程中活性氧的作用[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3年02期 |
15 |
周伟军,毛碧增,顾宏辉,唐桂香;秋水仙碱及热击与低温诱导对油菜小孢子胚状体成苗率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2年03期 |
16 |
戴建军;常缨;李彩凤;马凤鸣;;低温诱导甜菜(Beta vulgaris L.)抽薹相关基因的RACE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
17 |
林善枝,张志毅,林元震,张谦,郭睆;钙-钙调素在零下低温诱导毛白杨扦插苗抗冻性中的作用(英文)[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4年01期 |
18 |
段九菊;张超;曹冬梅;康黎芳;王云山;;低温诱导对蝴蝶兰花芽分化及碳、氮含量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4年07期 |
19 |
杨秀芬,杨怀文,简恒,陈松笔;低温诱导培养对夜蛾斯氏线虫A54品系适低温特性的影响[J];植物保护;1999年03期 |
20 |
袁玉欣,王颖,裴保华,贸旭光;低温诱导对紫穗槐、刺槐抗寒性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199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