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发展研究
【摘要】: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是高校热衷社会公益事业,渴望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大学生自发组织,在学校相关部门注册成立的群众性组织,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培养学生感恩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和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特别是伴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及全国日益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大背景,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正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大学生自身特点、学习方式和生活环境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何引导公益型学生社团适应变化,不断向前发展,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成为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在分析和比较美国和香港地区公益型学生社团发展的基础上,开展了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实证研究。首先,从公益型学生社团学生参与情况、社团管理骨干、活动开展情况、管理制度建设、社团规模及影响力、学校支持情况、运转经费来源、社会化程度八个方面了解武汉市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发展的基本情况,发现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社团骨干素质需要提升、管理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社团发展的物质保障和政策支持还不够、资源重置严重缺乏整合等方面。其次,从社团成员、社团活动、管理指导、社会环境、政策支持五个方面分析武汉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发展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武汉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建立政府政策支持、高校鼓励引导、社会氛围营造的“三方联动”的社团评价支撑体系;构筑以加强社团骨干培训、拓展社团经费渠道、改进社团管理理念、搭建社团交流平台、树立社团品牌意识、强化社团自身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六位一体”社团服务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