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属植物AFLP分析及其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
【摘要】:
猕猴桃是原产于我国的是一种重要的果树资源,我国猕猴桃属遗传种质资源保育储备对我国的猕猴桃产业以至世界猕猴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此中国科学院和国家建立了的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猕猴桃属遗传种质资源,有效保育策略的制定及保育成果的评价已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准确自然的分类体系及明了的系统发育关系对种质资源的有效保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利用AFLP标记技术对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的猕猴桃属(Actinidia Lindl.)的38个种、17个变种及3个可疑分类群和1近缘属物种共96份材料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评价以及系统发育分析。运用4个选择性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05个可靠的AFLP遗传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103个,多态性标记百分比为98%,分类群内平均多态性标记百分比为27.01%。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该属分类群间和分类群内均显示出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但分类群间遗传多样性水平(81.51%)显著高于分类群内(18.49%)。认为资源收集保存的猕猴桃分类群内个体样本不足,个别样本收集混淆,猕猴桃属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在获得的可靠AFLP遗传标记的基础上运用NTSYS-pc软件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计算遗传距离,构建UPGMA聚类表征图,并运用PHYLIP软件包的相关软件进行Wagner简约分支分析,构建系统分支树,对猕猴桃属进行了系统学分析,其结果表明:(1)聚类分析反映出了各分类群间的亲缘关系,与传统依据形态分类提及的近缘关系大体一致。(2)分支分析支持净果组为单系类群且相对原始,其它三组均不构成单系类群;支持净果组作为单一组的划分,不支持现有其它组划分。(3)该属物种按地理分布聚类,分支分化与地理分布区域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表明地理环境在猕猴桃属分化及系统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该属植物的遗传分化还在强烈的进行。(4)猕猴桃属现有种的划分过细,可以适当归并。讨论了AFLP技术在猕猴桃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学研究的适用性及其意义,认为AFLP是研究该属遗传多样性的一个可行而实用的重要方法,且适用于该属系统学研究。并深入讨论了该属的属下分类体系、系统发育及若干分类群间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