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扩张控制规模研究
【摘要】:在城市化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也在迅速的增大。城乡结合部作为城市与乡村间的过渡地带,是城市化最直接、最敏感的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度极大,是城市外延扩张的集中地,导致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非常多,农用地与非农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问题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由此,本论文选取城乡结合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非农建设用地扩张的规律,探讨理性的扩张过程,比较当前的非农建设用地扩张与理性扩张之间的差异,并加以控制。
文章第一章,序言:总结目前国内外关于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扩张控制的相关理论和政策;第二章,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扩张概论:对城乡结合部的范围和非农建设用地扩张的内涵进行界定,分析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特征和我国非农建设用地扩张的一些主要模式;第三章,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分析:以柳州市城乡结合部为例,分析历年的用地数据和经济数据,找出非农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因素;第四章,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扩张趋势预测:运用马尔柯夫模型,对柳州市城乡结合部的非农建设用地的扩张趋势进行预测;第五章,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扩张控制机制:首先设定控制目标,确定控制过程之后,与趋势扩张过程比较,提出措施;第六章,讨论:指出论文的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地方。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301
|
|
|
|
1 |
王树良,李爽,刘建华,谌作林;试论城乡结合部的土地用途管制[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0年04期 |
2 |
陈江龙,曲福田,王启仿;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预测——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4期 |
3 |
顾朝林,陈田,丁金宏,虞蔚;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特性研究[J];地理学报;1993年04期 |
4 |
朱会义,何书金,张明;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J];地理研究;2001年06期 |
5 |
刘启承,熊文强,韩贵锋;用马尔可夫理论预测三峡库区的土地利用趋势[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6 |
陈玉萍,李江风,高燕;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预测[J];湖北农业科学;2003年03期 |
7 |
李贞猷;林地利用趋势的预测与控制的研究[J];华东森林经理;2001年04期 |
8 |
周国华,唐承丽;试论我国城市边缘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2期 |
9 |
宁龙梅,王学雷,胡望斌;利用马尔科夫过程模拟和预测武汉市湿地景观的动态演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10 |
谈明洪,李秀彬,吕昌河;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中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及其对耕地的占用[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4年12期 |
|
|
|
|
|
1 |
戴培煜;戴德民;;关于统筹城乡发展若干方面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1期 |
2 |
乔荣锋,高进云,张安录;城乡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管理控制目标的设定[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7期 |
3 |
姜硕;冯科;;循环经济下国土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
4 |
吕海燕;李政海;李建东;宋国宝;;廊道研究进展与主要研究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5期 |
5 |
吴彦山;廖和平;王生;洪惠坤;陈辉;;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研究——以重庆市开县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06年11期 |
6 |
张颉,任福田,肖秋生;城市客运枢纽选址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
7 |
徐小黎,史培军,杨明川;我国土地政策对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
8 |
程连生,赵红英;北京城市边缘带探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
9 |
黄裕锋,徐昌明,黄裕婕;洛伦茨曲线在江西省土地利用分析中的应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10 |
王树良,李爽,刘建华,谌作林;试论城乡结合部的土地用途管制[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