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茯神和茯苓皮成分比较研究
【摘要】:目的:
本论文通过对茯苓、茯神和茯苓皮三种饮片的不同成分及含量的系统比较研究,为完善和提高三种饮片的质量标准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为临床更好地辩证选用茯苓不同部位饮片提供更多依据,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三种饮片药性和功用,提高临床疗效。
方法:
1.相关成分比较研究:参照中国药典2010版方法分别对三种饮片水分、灰分和浸出物进行测定及比较研究。
2.多糖和总三萜含量比较研究: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对三种饮片多糖和总三萜进行含量测定及比较研究。
3.茯苓酸含量比较研究:采用HPLC法分别对三种饮片茯苓酸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
4.指纹图谱比较研究:采用HPLC法建立了三种饮片的指纹图谱并进行了相关成分比较。
5.茯神木初步研究:对茯神木中茯苓酸、总三萜含量和HPLC特征图谱进行测定和对比分析。
结果及结论:
1.建立了茯苓、茯神和茯苓皮三种饮片不同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和指纹图谱,能有效控制三种饮片的质量。
2.茯苓不同部位饮片成分含量不同,并具有一定规律性。
(1)水分含量:茯苓茯神茯苓皮。
(2)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茯苓皮茯神茯苓。
(3)碱溶性多糖含量:茯苓茯神茯苓皮。
(4)茯苓酸含量:茯苓皮茯神茯苓。
(5)总三萜含量:茯苓皮茯神茯苓。
(6)茯苓酸和总三萜含量:茯苓皮茯神木茯神茯苓。即:茯神三萜类成分高于茯苓与其含有茯神木有关。而未长茯苓的松木不含茯苓酸。
|
|
|
|
1 |
孙明珍,杨中林,张中朋,卢露;不同产地及不同药用部位茯苓的比较研究[J];中成药;2004年05期 |
2 |
杨天星,张学莉;茯苓沿革及现代化发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4年05期 |
3 |
段启,王少军,曹君,蔡瑞丽,龚千锋,易丙学;茯苓皮中茯苓聚糖的含量测定及提取工艺优选[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
4 |
付玲
,于淼;茯苓研究的新进展[J];新疆中医药;2005年03期 |
5 |
陆燕;翟胜利;;养生妙药话茯苓[J];首都医药;2006年24期 |
6 |
沈思;李孚杰;梅光明;黄文;;茯苓皮三萜类物质含量的测定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9年01期 |
7 |
段启;姚丽梅;庄义修;;茯苓与茯苓皮中茯苓酸含量比较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0年06期 |
8 |
程水明;桂元;沈思;黄文;;茯苓皮三萜类物质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科学;2011年09期 |
9 |
闻非;;茯苓食补祛浮肿[J];河南医药信息;1993年00期 |
10 |
张洁;刘建华;武晨;霍昕;王巧荣;陆宽;陈义;;茯苓皮的挥发性成分[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年18期 |
11 |
胡献国;;名人与茯苓[J];东方药膳;2007年03期 |
12 |
张怡莎;陈华国;周欣;刘海;赵超;;不同产地茯苓及茯苓皮中多糖成分的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13 |
赵仰夫,刘为纯;茯苓接种与採收經驗介紹[J];中药通报;1959年01期 |
14 |
冯亚龙;赵英永;丁凡;习志辉;田婷;周帆;杜晓;陈丹倩;魏锋;程显隆;林瑞超;;茯苓皮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Ⅰ)[J];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07期 |
15 |
范世忠;滋补珍品话茯苓[J];养生月刊;2004年07期 |
16 |
李典鹏,梁小燕,陈海珊,文永新,杨崇仁;云南茯苓皮的化学成分研究[J];广西植物;1998年03期 |
17 |
马芳;张方;汤进;陈平;陈建波;周群;孙素琴;;不同产地茯苓皮药材红外光谱的识别[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4年02期 |
18 |
程亚群;浅述茯苓的临床应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11期 |
19 |
胡燕;王明亮;邱国福;梁淑彩;王敬尊;胡先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茯苓皮的指纹图谱[J];分析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
20 |
王艳;汤新强;;高速逆流色谱快速分离茯苓皮中的高纯度茯苓酸A[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