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认定的多元博弈

黄霜  
【摘要】:“接大王”又称接太王、接王,接大王活动,是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富河北岸的太子镇、大王镇、韦源口、富水等地流传的、由该地区群众自发组织并参与的一项祭祀地方自然神的民俗活动。本文以这一民俗现象为例,从其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阻的现象出发,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对研究对象的内容和受阻的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试图运用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的微观权力视角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审和认定过程及其中的权力运作,着重探讨了在申报和认定的过程中多元主体的各自诉求,意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估体系提出自己的个人见解和建议。 本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即为导言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由此现象入手提出的问题,然后介绍了研究现状,进而分析了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主要描述了“接大王”活动的流程及其传说的研究。本章对“接大王”民俗活动的流程和内容做了详细描述,接着对“接大王”活动中流行的几种传说进行了陈列和辨析,最后确认了“太王”的身份并阐述了其身份形成的原因。 第三章主要阐述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工作中的多元主体。本章首先将这些多元主体进行分类,接着从这些多元主体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其各自诉求。 第四章主要总结理清了本文的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工作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接着探讨了本文未展开细致研究的两个问题:一是文化资源到底是精华还是糟粕的问题,二是民间信仰是文化还是迷信的问题。最后陈述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黄玉婧;刘为;;傈僳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J];档案管理;2017年02期
2 李春丽;刘显成;;南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J];民营科技;2016年05期
3 刘文阳;杨家林;李悠悠;;非物质文化遗产虚拟交互展示空间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6年06期
4 陈思琦;;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亚太教育;2015年13期
5 鲁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公地困局”问题研究[J];东岳论丛;2014年10期
6 李玲;;浅析我国农村非遗的保护问题[J];黄河之声;2012年07期
7 刘云升;;论传承人精神利益的保护——关于歪曲、篡改与戏仿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为的认定及责任[J];河北法学;2009年06期
8 刘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教育进校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07期
9 邹颖;;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探析[J];歌海;2016年06期
10 陈薪宇;;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美术元素在动漫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年01期
11 彭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表达与传承——基于楚剧的实证调查分析[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12 韩晓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7年20期
13 郑丽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的传统手工艺现状评估要素分析[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14 白亮;毕伟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口述档案的建档过程研究[J];兰台世界;2015年34期
15 赵颖;;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线的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探索——以广州市珠村保护规划为例[J];建设科技;2016年02期
16 殷丽霞;;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人文精神[J];新丝路(下旬);2015年10期
17 高巍伟;方燕勤;;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芗剧传承与发展[J];戏剧之家;2016年05期
18 宁峰;侯景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媒体时代的传播策略研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宁;;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桐城歌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A];第二届安徽文化论坛:“文化安庆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路径”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4年
2 冯薇;王大本;;探索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途径——以京津冀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为例[A];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5卷第1辑[C];2014年
3 殷芳;;抢救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访现存爱新觉罗家族唯一满语口语传人瀛生先生[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7[C];2007年
4 杨英;;翼城“浑身板”的保护与发展[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5 朱金花;;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A];“决策论坛——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7年
6 谢婷;蔡朝翔;;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梅山武术的传承与发展[A];2017年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及文化生产研讨会摘要汇编[C];2017年
7 毛文杰;;浅谈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A];2017年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及文化生产研讨会摘要汇编[C];2017年
8 曹瑾;郭琼珠;;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宋江阵”传承和保护——以漳州玉江村翠英堂为例[A];2014第二届海峡两岸体育运动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9 黄应帮;;从小榄地域特色菊文化保护和创新中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10 石艳霞;李世掌;;从彝族“撮泰吉”的濒临失传看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紧迫性[A];贵州省档案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坚;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2 欧阳正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盛静;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探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4 王志平;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5 周志彬;关于中医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干问题的探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马冬雪;福建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7 王云庆;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立档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8 秦枫;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生存与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9 王水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功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10 彭金城;草原丝绸之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认定的多元博弈[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谢军;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类项目的数字化开发与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3 苗纸娟;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梁山武术的传承与发展[D];山东体育学院;2014年
4 徐学青;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陕西红拳的保护传承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4年
5 王男;产业化背景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理念和路径[D];河北大学;2014年
6 侯宁;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董逢伟;河南心意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机制研究[D];湖北大学;2012年
8 保奕帆;云南少数民族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方式的探索[D];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9 于滨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标权保护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10 张楠;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D];南京工业大学;201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冷思考[N];中国文化报;2016年
2 记者 李晓萌;日照市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举行[N];日照日报;2019年
3 ;积极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N];楚雄日报(汉);2019年
4 记者 闫鹏亮;民权麻花 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N];商丘日报;2019年
5 ;中医热升温 67.9%的人生病想看中医[N];中国青年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王晶晶;非遗法出台有望为“申报热”降温[N];中国青年报;2011年
7 记者 王晶晶;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将从严控制[N];中国青年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张黎姣;那些老腔老调与我们有关[N];中国青年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桂杰 实习生 唐琴;杨华珍:让祖先的手艺传承下去[N];中国青年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张鹏;用传统文化滋润学子心灵[N];中国青年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