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认定的多元博弈
【摘要】:“接大王”又称接太王、接王,接大王活动,是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富河北岸的太子镇、大王镇、韦源口、富水等地流传的、由该地区群众自发组织并参与的一项祭祀地方自然神的民俗活动。本文以这一民俗现象为例,从其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阻的现象出发,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对研究对象的内容和受阻的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试图运用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的微观权力视角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审和认定过程及其中的权力运作,着重探讨了在申报和认定的过程中多元主体的各自诉求,意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估体系提出自己的个人见解和建议。
本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即为导言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由此现象入手提出的问题,然后介绍了研究现状,进而分析了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主要描述了“接大王”活动的流程及其传说的研究。本章对“接大王”民俗活动的流程和内容做了详细描述,接着对“接大王”活动中流行的几种传说进行了陈列和辨析,最后确认了“太王”的身份并阐述了其身份形成的原因。
第三章主要阐述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工作中的多元主体。本章首先将这些多元主体进行分类,接着从这些多元主体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其各自诉求。
第四章主要总结理清了本文的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工作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接着探讨了本文未展开细致研究的两个问题:一是文化资源到底是精华还是糟粕的问题,二是民间信仰是文化还是迷信的问题。最后陈述了本文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