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心理督导团队中的知识共享行为及水平探究
【摘要】:心理咨询督导是帮助心理健康服务从业者学习与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专家心理督导师供不应求的形势下,众多心理从业者选择采用朋辈心理督导这一有效补充形式来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平。作为典型的知识型团队,朋辈心理督导团队高水平的知识共享可以为成员思维碰撞提供开放性空间,对于其咨询工作中治疗思路哲学性框架的构建及多视角理解来访者境遇有较大帮助。产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社会网络分析强调从联系或结构的角度来研究社会互动,并且由于社会网络分析和知识共享在关系及结构两个层次特征上的高度匹配决定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能够更好的揭示组织或团队内部的知识共享状况。因此本论文以湖北武汉某—朋辈心理督导团队为研究对象,利用三个研究对朋辈心理督导团队成员知识共享状况进行深入探究:研究一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对团队成员知识共享行为及水平进行分析,探究该朋辈心理督导团队知识共享现状及成员在知识共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二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结构视角对该团队知识共享结构模式进行探讨,判断哪些成员在知识共享过程中具有结构优势/劣势,并分析这些结构优势/劣势对成员进行知识的传递或接收有什么影响,识别各个成员在知识共享活动中所扮演的主要角色,从网络结构角度分析该朋辈心理督导团队知识共享现状及成员在知识交流与共享中存在的主要障碍;研究三将社会网络分析结构视角与团队知识共享水平的相关研究有效结合,进一步比较是否具有结构优势的核心成员对团队知识共享具有更大的贡献,并分析引起这种现象的可能性心理因素,为提高团队知识共享水平提出针对性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发现如下:(1)朋辈心理督导团队知识共享质量整体较高,但成员共享知识数量不均衡以及缺乏观点论证是朋辈心理督导团队在知识共享中存在的最大问题。(2)从团队知识共享网络结构来看,团队中适当数量的具有结构优势的核心成员有助于提高团队知识共享效率,但成员相互之间未能完全建立的直接的知识互动以及数量相对较多的边缘成员是影响团队知识共享的主要障碍。(3)朋辈心理督导团队知识共享中具有结构优势的核心成员确实会对团队知识共享具有较大的贡献:核心成员所共享知识的数量显著高于边缘成员所共享知识数量,但两者在共享知识质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团队实际研讨内容为依据分析团队知识共享水平(数量、质量),相较于前人利用问卷等主观评价的方式,这种以实际内容为依据的评价能够更加客观与准确地分析团队成员知识共享现状及其在知识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与前人采用单一视角对团队知识共享问题进行探究相比,本研究将知识共享水平分析评价与网络结构分析两个研究角度的有效融合可以更全面的识别出朋辈心理督导团队在知识共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障碍,从而为改善团队知识共享水平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最后,本文从成员心理安全感、共享心智模型、个人成长动机等方面对核心成员共享知识数量高于边缘成员的可能性原因进行解释,有利于未来研究将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与心理学研究有效结合,从团队成员个人因素及团队结构特征两个层面共同探讨影响团队成员知识共享质量与数量的原因,实现团队知识共享的跨层次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