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
【摘要】:20世纪60年代东尼·博赞提出“思维导图”这个概念,最初它只是被用作记笔记,后来随着思维导图的作用被人们不断挖掘,人们发现它能提升记忆力、创造力,展现个人智力,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推动了思维导图的发展,思维导图很快就在世界各国的培训和教育方面得到推广和普及。国外关于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研究已经成熟,思维导图不仅能促进教师的教、还能促进学生的学,这一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国内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变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思维导图自然而然就进入到了教育者的视线中。经过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关于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且成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关于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研究还比较少,大都集中在复习课上,且都是泛泛之谈。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中数学新授课、复习课和习题课的教学现状,结合思维导图的优势,探索了思维导图在这三种课型中应用的具体方法,并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以期改善教学效果。本研究通过长期的实践和对学生数学成绩、问卷调查结果和访谈结果的分析验证了将思维导图引入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得到了以下结论:(1)思维导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2)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3)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体系;(4)思维导图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