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新编大学英语》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论“平衡活动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这已是大家的共识。
但是,在大学英语(非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语言知识受到过多的青睐,而交
际能力,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却被束之高阁。为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培
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本文在回顾语言教学与语言学习的不
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浙江大学主编的《新编大学英语》教材的特点,提出了一
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平衡教学模式,旨在通过这套教材的学习,让学生达
到大纲所规定的目标,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美国学者Krashen认为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语言“习得”和
“学习”。语言“学习”(“精调”输入)只能用于监控和修正语言。只有语言
“习得”才是获得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而语言习得只有在理解所接受的语言信
息时才能发生,即通过“粗调”输入来获得。英国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则认为:
只有通过丰富多彩的交际活动,即语言输出才能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
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必须考虑到输入和输出两种因素的平衡。语言的输入以“粗
调”输入为主,辅以“精调”输入。语言输出则以丰富的交际活动为主,教师控
制下的精确练习为辅。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才能成功地达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这个
教学目的。
但是,在传统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及教学时间的
限制,特别是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未能得到重视。所幸的是,新的、将
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己经出台。而且,一部
注重语言输人和输出之间的平衡、名为《新编大学英语})的公外教材也己出版。
但是,这一切只为这个教学目的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并不能保证其成功地实现。
因而,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当中,我什必须严格遵守下列教学原则,才能实现我
们的教学目标:l).注重学习和习得之间的平衡;2).在语境中教学;3).运用真实的
语言材料教学;4).硼平酣务活动法教学;5).以学生为中心;日.将口语能力的
培养与其它语言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根据这些教学原则,结合《新编大学英语)}
的特点,我什提出了一个有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干平衡教学活动模式。在本论
文的结尾,作者提供了一个课时的教案,以说明本模式在这部教材中的具体应用,
以期最成功u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