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住房政策模式研究
【摘要】:住房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也是一个永远存在的问题。住房问题的实质是公共住房问题,即中低收入阶层等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其核心是这一群体居民收入与住房价格的关系问题。我国推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在住房领域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如鼓励住房私有化、住房分配货币化等,在较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居民的居住条件,城市居民的住房面积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城市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民的居住水平更显落后。因此,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我国政府所面临的首要任务之一。
公共住房政策与经济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制度不同,公共住房政策的模式也有较大不同。即使经济制度相同的国家,具体国情不同,其公共住房政策模式也有一定差异。在对美国、德国、新加坡、英国等政策住房模式各具特色的典型西方国家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不论经济形态、经济制度,公共住房政策基本表现为几种形式,这几种典型的形式各有其利弊,对我国公共住房政策模式设计有着诸多借鉴意义。
自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国内学者越来越重视其他国家或地区在解决住房问题方面的经验,但所有的研究或侧重于某一方面,如政府在解决住房问题时所采取的组织体制,或只限于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研究,而对政府在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即公共住房政策,尚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将在对几种典型公共住房政策的实施背景、政策成效、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公共住房实施现状,导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共住房政策的模式设计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