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与新生活运动
【摘要】:
本文研究的内容为民国二三十年代的基督教与新生活运动。在新生活运动中,基督教起到过重要作用,但是在关于新生活运动的研究中,教会人士及基督徒们在其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近半个世纪以来,学术界很少有人对此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本文主要从政教双方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从基督教与新生活运动合作深刻认识的基础着手,对二者如何走向合作、主要的合作事项以及合作所产生的影响、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梳理,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在当时历史环境下政教关系。
全文的走向共三个部分。首先是绪论,简要介绍以往基督教与新生活运动的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方法以及不足之处。本文将研究对象放在当时社会历史大背景中,以求客观全面认识它。正文部分共四章,为本文的主体。分别论述基督教与新生活运动合作的背景、政教双方对合作的认识、合作实践及合作产生的影响等内容。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党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时局,急需唤醒民心、振奋斗志,急切要求在全国开展一场精神复兴运动。此时,基督教在华传播正经受了重大挫折,需要调整传教策略,社会福音思想的传入促进了基督教与政府合作。对于基督教与新生活运动合作,政府方面是尤为迫切的,而教会方面对此则显得顾虑重重,但最终决定与政府合作。基督教与新生活运动合作后,抗战前的活动主要在于乡村事工方面,抗战开始后,则转入到战时服务。通过二者合作,既为新生活运动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为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基督教与新生活运动之所以能够成功的走到一起,除了当时的现实环境所驱外,二者思想理念上一定的相同性也有着一定作用。
最后部分是结语。基督教与政府合作,在给双方带来一定积极效应的同时,却隐匿着许多的问题。政府将教会作为维护其统治的工具,而没有遵循政教分离原则;教会自身在合作中失去独立性,陷入政治之中,丢掉了其神圣性。无论政府还是教会,只有坚持政教分离原则,在此基础上相互协作,才能使神圣与世俗和谐一致,构建良好的政教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