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世纪中国异类婚恋故事的叙事学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对18-20世纪以来中国异类婚恋故事的叙事学分析,归纳了中国异类婚恋故事的母题和类型,描述了中国异类婚恋故事叙事要素的状态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异类婚恋叙事的序列和意义进行了剖析,并将叙事形态与叙事传统、文化公识的探究结合起来分析异类婚恋故事的深层结构。最后运用以上研究成果对文人叙事和民间叙事的异类婚恋故事进行个案比较,分析两种叙事方式的异同。全文首置绪论,尾置结语,正文共分四章。
绪论。本章梳理了异类婚恋故事的研究历史,阐述了本文选题的理论意义、研究目的和方法,并说明了资料的来源与使用原则,对文中涉及的主要术语进行了简要阐释。
第一章:本章确定了异类婚恋故事的十四个常用母题及四个主要类型,归纳了每个类型所能包含的主题,阐述了母题和主题对叙事类型划分与文本类型归类的双重意义。
第二章:异类婚恋故事的叙事要素分析。本章将异类婚恋故事的人物、时间和空间要素分节论述,探讨了异类婚恋故事中角色及其功能在各个类型中的表现形态及特点,并对人物的命名规律、形象塑造等叙事技巧进行了分析;时间要素研究包括叙事时间技巧与时间点和虚构时间的文化意识;空间要素研究包括空间类型与空间的功能分析。
第三章:异类婚恋故事的叙事结构分析。本章由表及里地对叙事结构进行剖析,包括对叙事的表层叙事序列和从开场到结局的每一个阶段所体现出的性别文化、文化公识与叙事者个性的矛盾等深层结构的分析。
第四章:文人叙事与民间叙事的个案比较。本章将三个故事类型在民间叙事和文人叙事中的相似文本进行比较研究,以实例验证了叙事学研究方法在人为区隔开来的不同叙事中进行研究的可行性。
结语。作为对全文的简要概括,总结了各章的研究工作和获得的理论成果,并指出本研究的未尽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