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医疗卫生及其框架内的农村医疗卫生制度研究
【摘要】:
本文是基于以下背景而展开研究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我国社会各界,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至今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突破。这一现象折射出我国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公平公正理念的缺失。医疗卫生领域最大的不公平突出表现在城乡之间,即城乡之间居民健康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城乡之间的公共卫生及医疗保健资源配置和服务利用存在不公平。
总体来看,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体系与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适应,农村医疗卫生体系亟待建立和完善。这就需要我们在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中首先立足于我国的具体国情,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制度模式和路径。同时,还要学习借鉴国外关于医疗卫生制度的基本经验。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到国外农村医疗卫生制度背后的经济和社会背景中,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各国农村医疗卫生制度发展的过程和趋势的经验进行正反两方面的研究,在总结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医疗卫生制度的政策措施。
本文从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和社会发展的视角展开,利用了新制度经济学和发展型社会政策等现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理论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系统研究了国外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不同的医疗卫生制度及改革取向,从中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经验和发展趋势,提出可操作性的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建议,目的是利用“他山之石”来为我国的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制度层面的参考思路。
医疗卫生制度大致具有三种模式——即国家福利型医疗卫生模式、市场主导型医疗卫生模式和社会保险型医疗卫生模式,本文以发达国家中的英国、美国和德国为典型案例分别加以介绍,并从理论上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认为各种制度模式在公平性、效率和适应性方面均各有一定的缺陷,不存在完美无暇的医疗卫生制度模式。同时,从宏观视角对发展中国家的医疗卫生筹资和服务递送体系进行分析,得出发展中国家应把卫生政策的重点放在初级卫生保健和公共卫生之上的基本论断。对于医疗卫生制度相关理论基础的分析,是按照医疗卫生制度发生、发展历程的思路,对一系列理论进行了归纳整理后,回答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即开展医疗卫生保障的原因、医疗卫生制度中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如何促进制度的良性发展以及政府在医疗卫生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一般而言,发达国家的农村卫生状况普遍不如城市,这反映出发达国家的城乡之间存在卫生不公平。同时,农村地区具有不同于城市的自然、社会、市场等方面的特性以及相对独特的健康状况和卫生需求,因此对于农村医疗卫生制度有专门、深入研究的必要。在具体案例考察中,选取了四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和日本——的农村医疗卫生制度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发达国家农村医疗卫生制度普遍具有的特点:(1)发达国家医疗卫生服务的城乡差别不大;(2)政府在医疗卫生服务的筹资和供给等方面起主导作用;(3)医疗卫生服务计划和市场手段并用;(4)医疗卫生服务制度力求兼顾公平与效率。
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医疗卫生制度对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体制建设更具借鉴意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卫生投入也相应较少;它们普遍遭受着“双重疾病负担”(一方面是传染病、营养不良和新生儿并发症等传统疾病,另一方面是艾滋病的迅速蔓延和非传染疾病的增加)的困扰;发展中国家还面临着如何为全体国民提供覆盖广泛的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任务。本文选取几个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与我国相似的发展中国家——印度、泰国、巴西和墨西哥,对其农村医疗卫生体制进行系统考察。这些国家的政府普遍重视农村医疗卫生体制建设,在保障农村居民享有正常国民待遇上做出不断努力,最终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制度创新之路。通过考察,认为发展中国家农村医疗卫生制度具有如下特点:(1)关注卫生公平;(2)高度重视初级卫生保健:(3)重新重视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4)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5)努力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农村医疗卫生制度。
在对上述国外医疗卫生、尤其是农村医疗卫生制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医疗卫生体系的构成,本文分别从医疗卫生监管、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和医疗卫生保障三个方面总结出对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体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针对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借鉴上述经验,提出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医疗卫生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
多重因素导致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普遍劣于城市居民,然而另一方面,许多国家的医疗卫生制度事实上是以城市为中心的,这些制度反映的是城市居民的卫生需求和偏好而非农村地区的。在对全文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在农村医疗卫生领域,政府部门应通过合理、有效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使得农村居民在享受卫生服务上更具公平性。针对我国农村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严重不公平,提出加强我国卫生公平性研究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