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水植物菹草的人工种子技术研究
【摘要】:
沉水植物是淡水生态系统尤其是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沉水植被的恢复是受损水体生态系统修复的关键。由于大多沉水植物种子难以获得,当水体的植物种子库受到严重破坏时,水生植被的恢复工程必然需求大量的水生植物种苗。目前用于水生植被恢复工程的种苗都是从自然水体捞取,这就对种源地的植物种群造成了破坏。此外,种苗的获得也会受到季节和运输距离的限制。利用人工种子技术,可避免对种源地植物资源的破坏,且操作简易,不受季节和运输距离限制。
为满足水体生态系统重建及水体景观对沉水植物种苗的需求,本文建立了菹草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并分析了菹草人工种子的萌发条件。结果表明,以海藻酸钠为包埋剂,在包埋剂中添加IBA 1.0 mg/L+6-BA 0.5 mg/L,制备了菹草人工种子。该人工种子在灭菌自来水中萌发率可达80%,转株率达20%。在15-25℃之间,温度对菹草人工种子萌发和转株的影响不显著;氮磷水平对菹草人工种子萌发和转株的影响不显著;光强对菹草人工种子的萌发和转株有显著影响,较高的光强有较高的萌发率和转株率,光强为40μmol/m~2 s时,菹草人工种子萌发率、转株率分别为68%、36%;底质对菹草人工种子的萌发和转株有显著影响,菹草人工种子在黄沙壤上的萌发率为60%,黄沙壤比淤泥和砂石更适合菹草人工种子萌发和转株;菹草人工种子在武汉东湖的试验中萌发率、转株率分别达到28%、15%,在洪湖围隔内菹草人工种子的萌发率和转株率亦达到了31%和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