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范生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的观察与评价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推行,培养专业化标准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在教师教育方面改革的方向和创新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改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学技能的发挥程度将直接决定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本研究从高校师范生微格教学和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实践出发,运用文献研究和观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寻高校师范生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培养和优化策略。全文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该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阐述了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国内外研究概况,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同时寻找可发挥的空间,并指出对本研究的启示。此外,对本课题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总体概述。
第二部分,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的基本涵义探讨。该部分在界定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的基础上,阐述了其主要特点及新课程的新要求,并介绍了地理课堂教学技能形成的各个阶段,为后文中策略的提出奠定了相应的基础。
第三部分,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认识。该部分对支持本研究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概括,为全文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四部分,地理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现状研究。该部分在明确了课堂观察的目的、对象、方法和程序之后,确定了课堂教学技能的观察点和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分两个阶段(微格教学和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对地理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进行观察与评价,旨在寻找地理师范生在课堂教学技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部分,地理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与优化策略。该部分针对前文观察与分析得出的主要问题,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从受教学习、微格教学和教育实践这三个阶段提出地理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和优化策略。
第六部分,结语。该部分介绍了本研究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