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能源产业的绩效分析
【摘要】:
1999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基于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优势,国家安排建设了一系列能源工程的重大项目,以加强对西部能源资源的开发力度,并完善能源基础设施。从我国西部大开发以来实施能源开发的一系列举措可以看出,我国能源建设的重点正在逐步西移,西部能源开发与建设正在迎来一个历史性的大跨越,西部地区正在而且必将成为我国今后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在我国能源供应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中国能源状况及能源行业在我国所处的经济地位来看。中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人均石油可采储量只有2.6吨,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1074立方米,人均煤炭可采储量90吨,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1.1%、4.3%和55.4%。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煤炭消费大国,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能源的消耗速度在加快,而能源储备则严重不足。未来2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需求增长较快,预计到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量为4亿吨,年均递增12%。煤炭资源尚能满足21世纪的需求外,如果不考虑进口,石油、天然气和铀矿资源只能维持到2010年的能源消费增长。
综上所述,在这样一个大的能源产业改革发展的环境下,特别是国家现今面临着能源危机的背景下,我有必要对西部地区能源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绩效分析,为西部地区能源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又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献计献策。
本文主要将关注的焦点放在西部能源产业结构和所有权结构对市场绩效的影响这一问题上。市场结构主要包括规模、集中度以及进入壁垒等。所有权结构主要分为国有所有权和非国有所有权。由于绩效是由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构成的,利润率指标反映了社会资源的静态配置效率,生产率指标则反映了资源利用的动态技术效率。因此,在分析产业绩效的时候,我们将利润率指标和生产率指标结合起来,以期全面、准确的反映转型经济中的西部能源产业绩效。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24;F426.2
|
|
|
|
1 |
陈孝新;熵权法在股票市场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4年16期 |
2 |
周国良;基于熵的不确定性项目投资决策优化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1期 |
3 |
潘继平;对中国油气可持续供应战略的思考[J];国际石油经济;2002年10期 |
4 |
周喜安,范必;我国经济规模的现状、问题及改革的思路[J];管理世界;1995年03期 |
5 |
刘富江,杨玉民,王萍,常文莉;国有工业亏损状况及扭亏策略[J];管理世界;1995年03期 |
6 |
秦海;中国原材料的进口及国际化大宗采购——以铁砂、钢材等物资资源的进口流程为例[J];管理世界;1996年02期 |
7 |
周建国,牛东晓,问歆朴,史胜安;电力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的熵评价[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8 |
许皓,严鸿和;国企技术创新绩效不佳的分析与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10期 |
9 |
胡永泰,海闻,金毅彪,吴音;中国企业改革究竟获得了多大成功[J];经济研究;1994年06期 |
10 |
谢千里,罗斯基,郑玉歆;论国营工业生产率[J];经济研究;1994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