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扶贫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当前中国公共政策能否实现预期目标并解决政策问题的关键在于政策执行能否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支持,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强有力的进行贯彻。政策执行是把观念转化为现实,是公共政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政策问题能否解决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解决。政策执行力是达成既定政策目标的能力,是政府部门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公共政策执行为研究视角分析汕尾市扶贫政策,是因为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的强弱事关政府效能的发挥与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同时,扶贫政策涉及政府机关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所以,对于汕尾市的政府扶贫政策执行研究,顺应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导向,是地方政府的公共政策执行问题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升汕尾市扶贫政策执行力,是汕尾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论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扶贫政策执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扶贫政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汕尾市在执行扶贫政策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困境,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地方政扶贫政策执行力的对策和措施。笔者在实地考察汕尾市扶贫政策执行的现状后认为汕尾市存在扶贫政策设计缺乏科学性;扶贫政策执行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强;扶贫政策执行主体的能力素质不高;扶贫政策目标群体的文化素质较低导致增收的难度大等问题。同时笔者也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地方政府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力的对策和措施:提高扶贫政策设计的合理性;提高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促进扶贫组织执行文化的建设;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健全扶贫政策执行运行机制,提高贫困人口的执行参与程度;促进扶贫政策执行相关制度的建设,建立相应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