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中的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探析
【摘要】:随着中美经贸关系不断发展,经济关系在中美关系中的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的趋势,人民币汇率问题也出现了明显的政治化倾向。2003年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进一步成为了阻碍中国独立实施汇率政策的重要因素。此后,以《舒默议案》的出台和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为标志,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虽然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有所缓解,但是2011年美国《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的通过,标志着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政治化在短暂的缓和之后又有了进一步发展。
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是中美两国的政治经济决策博弈的产物,其形成根源有赖于中美关系中的不对称的相互依赖。而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的本质在于美国国内就业问题的外化,以及美国金融霸权主义的推行。由于人民币汇率问题是两国政治经济决策合力作用的结果,同时受到两国政治经济因素的深刻影响,因此,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政治化,既不能单纯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也不能单纯从中方或美方的角度进行分析,必须从对两国决策有着重大影响力的政治经济利益出发,考量两国政治决策在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上的平衡。
本文通过对影响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的中美政治经济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对中美两国的内部利益造成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应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的相应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