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战乱诗研究
【摘要】: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前绍江西
诗派余绪,后开陆游、杨万里等中兴诗人的先河,具有承前启后的
重要意义。靖康之乱是陈与义诗歌创作的一个转折点,在此后短短
五年多的战乱期内,他创作了二百八十余首诗,几乎占了他诗歌创
作总数的一半,与此同时,他的诗风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在
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独具特色。陈与义在
宋诗发展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而战乱诗又是他本人诗歌创
作的转折点和最高点,所以加强陈与义战乱诗的专门研究,不但有
利于我们把握陈与义的诗歌全貌,而且有利于更好地考察宋代诗歌
流变的历程。然而,陈与义诗歌研究在宋诗研究中一直都是“冷门”,
未能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而对陈与义战乱诗的研究就更少了。
虽然,莫砺锋的《江西诗派研究》,吴淑钿的《陈与义诗歌研究》
等专著,艾思同的《论陈与义的诗歌》、吴中胜的《战乱年间的陈
与义的几个问题》等论文,对陈与义的战乱诗也有所论述,但都是
较为零散,不成体系,有嫌肤浅。他们都指出陈与义的战乱诗风发
生了变化,但究竟它在内容题旨上有哪些开拓,在艺术风格上有什
么革新,是哪些因素促成了这一转变,诸如此类的问题却很少有人
作过更深入的研究。本文拟针对上述问题作一番力所能及的研究。
一、二章从主题取向、美学特质两方面对陈与义战乱诗作了文本上
的研究,以探求其在内容质素和艺术质素上的创新。第三章则从战
乱现实、文字之禁等外在因素和创作追求的转变这一内在因素,对
陈与义战乱诗风转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从而对陈与义的战乱诗有
一个较全面、深入而又系统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