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早年政治哲学
【摘要】: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马克思早年哲学的研究者们一直认为马克思早年研究的哲学是一种世界观的哲学。事实上,马克思早年没有进行过纯粹世界观性质的哲学研究,他早年持有的哲学的主题是政治哲学。马克思早年哲学的性质是政治哲学,马克思早年与后期哲学分期标准应该是他研究领域的转换,而不是世界观的转换。根据这个原则,可以知道马克思早年哲学与晚年哲学的分界区间,应是1844年7月31日至1845年3月22日。马克思早年政治哲学是一种与宗教原则和近代契约论传统相分离的反建构论政治观。这种政治基本原则否认国家的重心在自身之内,否认国家本身拥有的一种自然规律。在马克思看来,人民的自由活动是国家与法律立足的基础,国家本质上只是人民的内在环节。脱离了人民自由活动的国家,是人民的宗教,是异化了的国家形式。这种异化了的国家在实际生活中必然是官僚制的国家。要克服这种异化了的国家形式,在现有的政治国家形式内必须充分地扩大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但选举只是在政治国家内部克服政治国家的异化。要完全地消除政治国家的异化,必须利用批判哲学。批判哲学不断地扬弃知识的片面性,并深入到世界之中去,同时也不断扬弃本身的片面性,从而与人民的实践结合起来。这种普遍的哲学与普遍的阶级即无产阶级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实现民主制制度。马克思早年政治哲学在理论上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马克思开始去研究政治经济学。但是经济学研究结果却使他认识到,问题关键不是政治制度,而是社会制度。所以,马克思的研究就转向了社会和历史批判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