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双T-DNA载体选育含有耐贮基因猕猴桃的研究
【摘要】:红阳猕猴桃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红心中华猕猴桃。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口感极佳,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但红阳猕猴桃果实成熟后常温下储存期极短,一般不足一个星期就开始溃烂,经常使果农和商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建立猕猴桃基因功能研究技术平台,并通过生物技术改良红阳猕猴桃,本实验构建了一个双T-DNA载体pCAMBIA1300-ACO-actin-term,载体中两个T-DNA结构顺序相连,两条不同T-DNA区上分别有标记基因hpt和目的基因ACO,中间没有其他插入序列。将鉴定正确的反义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EHA105。采用叶盘转化法通过根癌农杆菌EHA105菌株介导,将ACO反义基因导入红阳猕猴桃中,得到再生植株。并对再生植株进行PCR检测, PCR法检测证明ACO反义基因已转入转化植株基因组中。本研究在世界上首次使用双T-DNA载体将含有猕猴桃的ACO基因的反义表达载体成功转入中华猕猴桃,并获得了再生植株。为下一步从转化的再生植株分离的后代中,选育无筛选标记的耐贮转基因红心猕猴桃奠定了种质基础。为使得到的转基因阳性植株提前挂果,而且增加红阳猕猴桃的抗病性。本实验选用高抗病性的对萼猕猴桃(Actinidia valvata)为砧木,进行了试管苗的嫁接。共嫁接20株阳性植株,存活19株,嫁接成活率在95%以上,结果非常理想。预计明年可以挂果,果实的贮藏时间和嫁接苗的抗病性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