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政府把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工作重点之一,实施以财税政策为主的各种政策措施以促进中西部区域快速发展进而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但是在技术进步日益发达的背景下,政府的一系列财税措施并没有实现快速促进中西部区域快速发展的目标。这种情形下,探讨其中的原因对我国政府制定合理可行的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政策意义重大。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而对人力资本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以促进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的探讨却很少,本论文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为理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探讨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差异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并且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区域人力资本水平,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政策建议。
在历年人口受教育结构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教育存量法计算出我国29个省份1996—2009年之间人力资本平均水平和人力资本存量水平的面板数据,发现我国人力资本分布区域不均衡,这种区域分布的不均衡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在实证分析中,建立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存量为投入要素的有效劳动模型,探讨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结果发现:各区域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均显著正相关,各区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显著差异。
其次,建立以全要素生产率为被解释变量,人力资本水平、外商直接投资、贸易开放度等因素为解释变量的计量模型,实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结果表明:初级人力资本和中高级人力资本均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但是影响大小存在显著差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中高级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要明显大于初级人力资本的影响。
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的结论,从人力资本角度提出了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