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学校形象建设研究
【摘要】:
随着教育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以及国内一系列教育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高等学校的社会功能、组织结构以及办学形态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形势下,进行形象建设、强化学校特色成为中国高等学校应对竞争和挑战,把握发展机遇的战略性决策。但目前中国高等学校形象建设仍然处于依靠经验摸索、依附于行政管理、照搬CI模式的状态,出现了形象建设形式化、形象管理模糊化、设计决策盲目化等一系列问题。对高等学校形象建设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是现实需要。
由于形象具有丰富的内涵,本文在不同范畴下用形态、识别和印象三个概念来指代形象。作为高等学校形象的建设者和设计者,我们最关注中国高等学校形象建设的方法论。
本文首先从高等学校形态的历史沿革入手,探讨了中西方高等学校的各种历史形态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高等学校形象与城市形象、国家形象作了横向比较,分析了几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然后,本文分析了中国高等学校目前的社会环境,指出高等学校形象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识别危机。接着分析了西方高等学校形象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国内高等学校的现实做法,进而总结出中国高等学校识别的性质和功能。
接着本文重点研究了中国高等学校识别的定位和管理。按照高等学校识别的运作流程分为团队组织、高校定位、识别管理、印象评估、识别延伸、识别保护六个阶段分别进行研究,提出了引入设计管理和设计研究的意义和方法,进一步总结出中国高等学校识别的导入框架,并对中国高校识别的设计实例进行了分析。
最后,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社会的发展,简单的展望了中国高等学校形象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