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压无功控制的二次函数模型与算法
【摘要】:电力系统电压无功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网络有功损耗,并提高系统的电压合格率,从而降低网络运行费用,提高供电质量。因此研究电网的电压无功控制策略,对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稳定性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综合分析了电压无功控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传统的电压无功控制数学模型和算法,分析了各算法的特点。传统的电力系统电压无功控制主要是通过变电站的无功设备按照九区图法控制策略实施,以本站局部母线电压最优为控制目标,而没有考虑本站无功的调节对电网其它节点电压产生的影响,这没有充分利用已有的设备实现全电网电压的综合最优控制。本文针对当前无功控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都是二次函数的新型电压无功控制方法。该方法从电力网络的初始潮流解出发,考虑系统无功调节中各个节点的相互影响,基于节点阻抗矩阵与节点电压、节点电流间的代数关系,给出了全网范围内控制变量和状态变量间的关系,并得到电压约束的二次函数表达式,最后以全网有功损耗最小为控制目标,建立了二次函数数学模型,提出一种新的电压无功控制策略。文中同时设计了算法的详细实现流程。给出了基于MATLAB工具进行优化计算的具体实施步骤。
本文最后将上述算法应用于一个5节点系统和IEEE30节点系统,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并通过与传统的电压无功控制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证明本文模型和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探索和运用的较为先进的方法。
|
|
|
|
1 |
张小英,池瑞军,胡奉东,孙宏鹏;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策略的研究[J];湖北电力;2004年03期 |
2 |
林明槐;;电压无功综合控制装置(VQC)在电网中的应用[J];今日科苑;2007年18期 |
3 |
郝茂亭;;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策略[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01期 |
4 |
曹立霞,厉吉文,程新功,苏建军,赵淑影,徐斌;分布式电压无功优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23期 |
5 |
马爱军;陈刚;张雪君;;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装置新控制策略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0年10期 |
6 |
刘军;郝茂亭;安凯;;35kV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概述[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16期 |
7 |
赵峰;;配电网无功补偿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S2期 |
8 |
张艳丽;张绍楠;张猛;万叶才;丁浩;;基于模糊理论的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系统设计[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9 |
章姝俊;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电压校正策略[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1年06期 |
10 |
李升;基于九区图的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策略研究[J];青海电力;2005年02期 |
11 |
苏泽光;徐祖华;盛义发;;一种变电站电压无功模糊控制方法[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12 |
潘炜;;变电站电压无功模糊控制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09年10期 |
13 |
王磊,黄纯,郭上华,曹国剑;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装置的设计[J];继电器;2003年08期 |
14 |
贾德香;韩净;;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电压无功优化控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
15 |
陈策;刘俊勇;;基于多Agent的地区电压无功控制[J];四川电力技术;2006年02期 |
16 |
郝飞;方存保;刘吉臻;;基于厂级控制的发电厂协同优化控制系统[J];电力信息化;2010年07期 |
17 |
常亮亮;涂春鸣;罗安;帅智康;杨晓峰;兰征;;具有谐波抑制功能的综合电能质量控制系统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01期 |
18 |
沈曙明;区域电网电压无功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供用电;2005年03期 |
19 |
苏建元,王柏林,洪佩孙;变电站电压无功优化控制器[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
20 |
霍锦强;DWK—Ⅲ型电压无功综合控制装置[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