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热环境下的人体热感觉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室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改善人居环境就是要创造一个温馨舒适、卫生、节能的居住空间。而采用何种环境参数组合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如何对居室热环境进行合理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评价室内热环境的标准:ISO 7730标准和ASHRAE 55-1992标准是以欧美国家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得出的标准,未必适用于中国。且近年来各国学者在热舒适现场研究领域的研究中发现,在自然通风环境下人们的舒适域远远超过了上述标准中提供的舒适域。能否找到一个最佳的环境参数组合,使其既能满足人体热舒适性要求又有利于降低供暖能耗,这对于改善该地区人居热环境、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推动人类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长沙市典型公共建筑、湖南大学某教学楼和湖南大学实验室中进行了现场测试和问卷调查。并分析了在实际空调环境下、自然通风环境下和实验空调环境下空气温度、湿度、空气流速、环境辐射温度等参数对人体热感觉和人体热舒适的影响;并将人体热感觉和人体热舒适与PMV-PPD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
发现长沙市夏季室内空调温度50%的房间温度低于夏季实际空调环境下中性温度25.4℃;冬季室内空调温度56%高于冬季实际空调环境下中性温度22.2℃。根据本文中得出的结论,以实际空调环境下人体热感觉和人体热舒适与PMV的关系为主,结合各种不同热环境下等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利用PMV公式计算出实际空调环境下最符合人舒适度的冬季、夏季室内空调参数,既节约了能源又创造了最佳的室内热环境。
|
|
|
|
1 |
纪秀玲,王保国,刘淑艳,戴自祝;出汗状态下人体热感觉的预测及评价[J];暖通空调;2004年12期 |
2 |
夏一哉,赵荣义;等温条件下气流运动的选择频率[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
3 |
徐伟;范有臣;;上海气候区人体热感觉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J];住宅科技;1992年12期 |
4 |
袁旭东,甘文霞,黄素逸;室内热舒适性的评价方法[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
5 |
王昭俊,廉乐明;住宅室内热环境中影响人体热感觉特征选择[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
6 |
文学军,赵荣义;稳态热环境人体热感觉的模糊综合评判[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7期 |
7 |
阎琳;影响人体热感觉的因素的敏感性分析[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
8 |
张晨;张晓天;;室外热环境下人体热感觉与环境的关系[J];山西建筑;2007年20期 |
9 |
范李;宾军;;汽车内热舒适环境的模糊评价方法[J];公路与汽运;2009年03期 |
10 |
徐伟,郎四维,范有臣;IDATE软件的开发及其验证[J];建筑科学;1993年01期 |
11 |
刘丽英;;着装人体热感觉预测模型[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6年04期 |
12 |
文学军,赵荣义;动态热环境人体热感觉的模糊综合评判[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5期 |
13 |
徐伟;朗四维;范有臣;;IDATE软件的开发及其验证[J];暖通空调;1993年03期 |
14 |
赵荣义;室内空气环境调节策略的新发展[J];洁净与空调技术;1997年02期 |
15 |
纪秀玲;戴自祝;;室内热舒适评价方法探讨[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5年05期 |
16 |
胡松涛;范琼文;刘国丹;王刚;李绪泉;刘荣向;张彬彬;;低气压环境下空气流速对人体热感觉影响的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
17 |
张志强
,王昭俊
,廉乐明;严寒地区居住建筑室内热舒适模拟研究[J];暖通空调;2005年09期 |
18 |
李俊鸽;杨柳;刘加平;;夏热冬冷地区夏季住宅室内适应性热舒适调查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4期 |
19 |
夏一哉,赵荣义,牛建磊;等温热环境中紊动气流对人体热感觉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10期 |
20 |
管勇;陈超;;冬季兰州市高校教室热环境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