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传记特点对领导有效性的影响及其实证研究
【摘要】:
当代中国企业正处在经济改革和企业转型的变革大环境中,并面临着中国加入WTO后的国际化市场竞争冲击和一段时间内全球经济衰退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领导者和领导方式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领导者素质是领导者实施领导行为的内在因素,是开展领导活动的前提、基础和条件。它从根本上决定领导行为的有效性,进而影响到群体或组织的命运与利益。因此,关于领导者行为有效性的研究,对丰富领导理论和优化领导实践都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相关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个人传记特点与领导有效性的关系做一些探讨,试图为领导理论研究做出新的贡献。
本文首先回顾了领导有效性研究模式的发展;介绍了研究的相关概念,并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领导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从理论上分析了个人传记特点对员工层面的领导有效性的影响途径。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关个人传记特点与领导有效性相关关系的理论假设。
本文选取了10家企业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在数据统计过程中使用了SPSS软件,运用了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领导的年龄、性别、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不同,其领导有效性会不同程度的存在差异;领导者的个人传记特点与领导有效性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工作年限均与领导有效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女性领导者对应较高的领导有效性;年龄与领导有效性有相关关系,随年龄增加,领导有效性逐渐增加,但中年以后,则呈逐渐降低趋势;教育程度较高的领导者,对应了下属较高的领导满意度。不同的文化情境下,领导者个人传记特点对领导有效性的影响发生变化。
针对研究的结论本文对企业管理者提出了几点对策性的建议:打破对女性领导者的偏见;在某些重要领导者的招聘中,相关的教育程度和一定的工作年限应当成为甄选领导者的重要条件;在组建高层团队时,应适当考虑领导者年龄因素;在实际用人过程中应综合适当考虑不同个人传记特点领导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