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序列扩频通信原理的VHDL实现
【摘要】:
现代通信系统要求通信距离远、通信容量大、传输质量好、保密性强。扩频通信技术具备了以上优点,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可编程逻辑器件凭借其高速的数据吞吐率和快速灵活的开发成为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新生力量,利用EDA技术来实现扩频通信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论文主要研究和实现了基于VHDL的直接序列扩频通信原理。
(1)通过分析扩频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指出了用EDA方式实现扩频通信系统的优越性及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2)研究了直接序列扩频通信原理的技术基础、伪随机序列码产生、扩频数字调制和解调方法、同步等问题。根据系统功能要求,构建了系统的整体模型,给出了总体设计方案。
(3)根据直扩系统的一般模型,对发送模块部分m序列发生器、信息帧模块、扩频调制模块、QDPSK调制的码变换模块,接收模块部分码反变换模块、位同步模块、解扩频模块等各个功能模块进行设计。
(4)以MAX+plusⅡ软件为设计平台,用VHDL语言对直接序列扩频原理模型的各个模块进行编程实现,最后对发送总体模块和接收总体模块进行联接与调试,所有的设计都通过了接近于实际情况的后仿真,结果表明,文中的设计达到了预定的指标。
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这为设计更高集成度和灵活性的通信系统提供了基础。本文的设计经过适当的完善之后能够方便的下载到FPGA芯片上,转换成扩频实物,进而广泛的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
|
|
|
|
1 |
党小宇,周廷显,杨宇翔;用本原多项式提高扩频码速率的探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
2 |
唐琬;姚善化;;基于MAX+plus Ⅱ 10.0软件的m序列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11期 |
3 |
王澜涛;王友仁;张砦;;基于m序列的可重构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研究[J];电脑与信息技术;2009年02期 |
4 |
胡淑均;;DDS芯片AD9854及其在扩频通信中的应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
5 |
段颖妮;;基于FPGA伪随机序列发生器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09年05期 |
6 |
段颖妮;;基于FPGA的m序列发生器实现[J];电子元器件应用;2009年07期 |
7 |
姜道连,徐宝强;现代码分多址(CDMA)技术的研究与探讨[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
8 |
杨睿;;论伪随机序列及其应用[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9 |
吴保奎,黄文海;扩频通信芯片开发中伪随机码的选择及实现[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10 |
田军夏,张旭蕊,路平;基于CPLD的无人机综合无线电系统中扩频电路的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4年11期 |
11 |
陈娟;马艳娥;朱思敏;;LZW无损压缩算法在扩频通信中的应用[J];伺服控制;2011年04期 |
12 |
赵沂湘,彭新华;m序列与扩频通信[J];山西电子技术;1997年03期 |
13 |
闫保中,何联俊,洪艳;m序列优选对及平衡Gold序列的产生与搜索[J];应用科技;2003年11期 |
14 |
陈铁军;张永胜;;无线网卡的设计与应用[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15 |
杨国宇,徐炜炜,钱乐伟;扩频通信在电力线载波抄表系统中的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16 |
徐磊,潘强;扩频通信新器件Z87200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子工程;2005年03期 |
17 |
张国云;周映霞;;直扩技术分析及其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7年23期 |
18 |
苏珊;;基于VHDL语言的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发射模块的实现[J];广西通信技术;2009年02期 |
19 |
林耿超,余丽敏;TMS320C54x在扩频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1年07期 |
20 |
方俊锋,杨银堂,郝东来,朱樟明;一种电力线载波扩频通信芯片的设计与实现[J];半导体技术;2002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