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突发性灾害之公路交通应急管理研究

周学农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度高、每年造成的损失都超过上千亿元。今年的南方特大冰雪灾、震撼世人的汶川大地震均暴露出我国基础设施的安全隐患和应急管理体系的不完善,迫切需要我们科学系统地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预警及应对机制和措施。 突发雪灾事件是一种严重的公共突发事件,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全社会对雪灾事件的事前预警规划不足。以往研究从管理学角度出发,以火灾、地震、公共卫生和化学污染等公共突发事件为研究背景的应急管理体系研究。而雪灾突发事件的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决定着现有的研究成果难以适应雪灾过程中的交通应急管理问题。通过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制定一套系统的应急方案将我国的社会安全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湖南省冰雪灾为背景和切入点,以城市公路交通网络为分析对象,研究突发灾害对交通的影响机理,探讨交通应急管理建设方面的内容。文章首先总结了各种危机管理理论,在对危机、危机管理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危机管理研究动态与理论进行总结。然后在从危机预警与危机处理两个方面进行细分,综述了目前的危机管理研究动态。接着是国内外应急管理体系的比较,分别从应急管理法律体系、组织体系、管理机制、应急指挥系统与指挥中心等方面总结了美国、俄罗斯、日本的应急管理体系,通过对这三个发达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比较分析得出对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启示。再试图通过建立高速公路交通流量的预测模型,分析高速公路交通流量的季节性特征。并对京珠高速公路湖南段的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分析,在湖南特大冰雪灾害此突发事件的基础上进行突发事件对交通流量的影响分析。然后在总结了自然灾害损失估计方法的基础上,对2008年湖南冰雪灾的天气与交通状况进行了描述,分别从车流量减少、堵塞车辆情况与交通事故情况对冰雪灾中湖南高速公路交通进行损失估算。第六章则从运筹角度出发,通过建立突发性灾害中高速公路交通分流的目标规划模型预,从高速公路管理者和驾驶者的角度出发来分析突发性灾害下高速公路分流路径的选择,研究突发性灾害中高速公路交通的分流体系与优化,并对2008年突发冰雪灾中京珠高速湖南段分流体系优化进行实证分析。第七章则从建立强有力的灾害管理机制、灾害的快速反应机制和灾害管理中的信息披露机制、加快灾害管理的立法进程、建立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以提高危机的社会应对能力、加强处理灾害的科技储备、加强交通基础建设、解决交通瓶颈问题等六大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的核心是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为应急管理理论、方法和应用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并对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进程作了一定贡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江风;独具特色的印度灾害管理体制[J];中国减灾;2003年04期
2 回良玉;回良玉:加强应急机制建设 做好自然灾害管理[J];中国减灾;2004年06期
3 龙正;书讯[J];中国减灾;1996年04期
4 印日;中国民政部代表团访问韩国[J];中国减灾;2000年04期
5 刘金生;加速构建灾害信息平台[J];中国减灾;2003年04期
6 俸锡金;灾害管理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J];中国减灾;2004年07期
7 俸锡金;灾害管理培训需求的区域比较[J];中国减灾;2005年05期
8 向运华;论灾害的社会化管理[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5年12期
9 孙志鸿,阮忠信,吴上煜,游怡芳;灾害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之发展建置[J];地理信息世界;2003年03期
10 李文艺,丁明;中国城市灾害管理的现状分析[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11 李文艺,丁明;国外城市灾害管理的对比研究[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12 杨马陵,续新民;我国灾害现代管理模式的构想[J];灾害学;2004年04期
13 詹庚申;新型全球性灾害管理网络建成[J];环境导报;1995年03期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给“自然灾害管理国际研讨会”的贺信[J];中国减灾;1999年03期
15 贤武;灾害管理的7大方式[J];新东方;2003年Z2期
16 徐富海;;中国-东盟灾害管理培训班举办[J];中国减灾;2007年09期
17 Dugkeun Park;韩国灾害管理体系[J];中国减灾;2004年06期
18 孙绍骋;中国的灾害管理体制与城市综合防灾减灾[J];城市问题;1997年06期
19 王志莲;自然灾害的消减——以宝鸡为例的分析[J];科学决策;2004年12期
20 ;会议信息[J];自然灾害学报;199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艺;丁明;;中国城市灾害管理的现状与新世纪的对策研究——再议“面向21世纪的中国城市减灾管理”[A];城市管理世纪论坛2001会议学术文集[C];2001年
2 陈强;陈桂香;尤建新;;对地下空间灾害管理问题的探讨[A];2005全国地铁与地下工程技术风险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G·P·Jawahar;;印度灾害管理的群众路线[A];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论文精选本论文集[C];2004年
4 ;泛美卫生组织报告中的基本战略目标要点——灾害管理中妇女的作用[A];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论文精选本论文集[C];2004年
5 韩新;徐国;侯忠辉;;城市地下空间灾害二元化管理模式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孙建刚;李新乐;;少数民族聚居地地震灾害与灾害管理[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David E.Sterling;Petel A.Swan;;进入21世纪空间年代的灾害管理通讯[A];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论文精选本论文集[C];2004年
8 ;印度:必须推进国家灾害管理政策[A];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论文精选本论文集[C];2004年
9 栗斌;刘纪平;;基于3S的灾害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A];中国测绘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陈阿仲;王兴国;周兴瑶;;雷击风险评估的流程优化分析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象灾害与社会和谐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黎明;灾害管理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刘春兴;森林生物灾害管理与法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徐波;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陈彪;中国灾害管理制度变迁与绩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5 周学农;突发性灾害之公路交通应急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赵领娣;中国灾害综合管理机制构建研究——以风暴潮灾害为例[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7 张明媛;城市承灾能力及灾害综合风险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孙峥;城市自然灾害定量评估方法及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徐梅;城市地下空间灾害综合管理的系统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李家春;公路边坡降雨灾害评价方法与指标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惠芳;预警 应急 抢救——档案灾害管理体系的构建[D];安徽大学;2010年
2 邓娟;旅游地灾害管理机制构建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肖松雷;救援力量现场搜救行动指挥与部署模型的初步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
4 王秀娟;国内外自然灾害管理体制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5 柯菡;我国自然灾害管理与救助体系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6 程晓莉;我国灾民权利保护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健;地震灾害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李华;重庆市武隆县旱涝灾害管理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宇均;贵州省自然灾害状况与防灾减灾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0 陈文君;基于政府层面的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灾害管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焰刚;强化城市灾害管理[N];四川政协报;2005年
2 ;民盟探讨灾害管理运行机制[N];光明日报;2004年
3 钱铮 倪红梅;将聚焦水灾害管理[N];中国社会报;2007年
4 孙天仁;印尼:发展规划里有防灾[N];中国社会报;2008年
5 盟宣;民盟中央举办“灾害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第五届年会[N];团结报;2007年
6 钟蓝;我国灾害管理运行机制正加速建立[N];中国信息报;2004年
7 记者 曾昭俊;中国企业参与灾害管理面临转型[N];中国企业报;2008年
8 本报见习记者 舒迪 韩辉;灾害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民间组织能做什么[N];人民政协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陈瑾;成都让我有家的感觉[N];成都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何苗;灾害管理:企业与社会互动的“水龙头”[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