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耗散功率分量的无功服务定价
【摘要】:
无功服务定价是无功管理中一项根本的、必要的内容。建立合理的无功服务价格机制对传统电力工业的改革具有经济和指导意义,具体表现在:第一,明确的无功服务价格信号能引导用户合理的无功消费行为;第二,促进合理的无功电源分布,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第三,改善用户电压质量;第四,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效率。
目前无功服务定价方法主要有边际成本法和综合成本法两类。边际成本法将优化问题中无功平衡约束的影子价格作为该节点的无功服务电价。该方法能提供丰富的经济激励信息,但却不能实现无功服务成本的收支平衡,而且随着模型中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不同,各节点的无功服务电价存在较大差异。综合成本法把无功服务定价的问题转变为单位无功服务成本如何分配的问题,该方法思路简洁、能确保收支平衡,但它忽略了不同无功电源对无功服务电价的影响,且不能向无功服务用户提供经济激励信息。
在剖析边际成本法和综合成本法的优缺点后,本文提出基于耗散功率分量的无功服务定价方法。首先打破传统无功服务对象的概念,将需要无功服务支持的负荷有功和发电机有功及直接消耗无功功率的负荷无功一同视为使用无功服务的用户,将包括发电机无功、同步调相机在内的具有无功调节能力的电力设备视为提供无功服务的无功电源,然后基于电网的潮流解或状态估计解,将各无功电源输出的感/容性无功用等值并联电纳(简称“费用电纳”)替代,将各用户的功率用等值节点注入电流替代,从而建立无功服务定价的等值网络。最后运用耗散功率分量算法求各无功服务用户在费用电纳上产生的耗散无功分量及其对应的无功服务费用,总加所有费用电纳上某用户有功(无功)对应的无功服务费用,并求得单位无功服务费用,即为该用户的无功服务电价。
在联营模式下,提出了一种基于依赖性和耗散功率分量的无功服务定价方法。首先利用电网无功损耗对用户消费电能的灵敏度来量化用户对无功服务依赖性,进而将无功服务费用分解成依赖费用和转归费用两部分。根据用户对电源无功的依赖度,按比例分摊无功服务的依赖费用,同时按基于耗散功率分量的无功服务定价方法分配转归费用部分,最后将两部分累加得到用户消费单位有功(无功)的无功服务费用,即为该用户的无功服务电价。
在联营/双边模式下,提出了一种基于依赖性和耗散功率分量的无功服务定价。首先介绍了一种描述电力市场中联营和双边交易的通用交易向量,然后将无功服务设计成联营模式下的无功交易和双边模式下的有功交易。再探讨了联营/双边模式下各类交易对无功服务依赖度和耗散功率分量的算法。进而得到各交易承担的无功服务依赖费用和无功服务转归费用。最后,得到各交易单位有功(无功)的无功服务费用。
对IEEE118节点等多个系统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无功服务定价方法具有以下特点:适用任意结构和有环流的电网,克服以往研究中无法考虑P-Q耦合影响的情况,能够适应多种交易模式,且能在确保收支平衡的前提下为各交易和无功服务用户提供有效的经济激励信号。
|
|
|
|
1 |
吴国丙,任震,祁达才;电力市场环境下的无功服务及其成本分析[J];继电器;2002年08期 |
2 |
张英,李晓明,朱帅,黄斌;电力市场环境下发电机无功服务定价[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4年04期 |
3 |
顾樱华,赵庆波,张志翔,曾鸣;电力市场中无功服务成本及其定价[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4 |
张粒子,李亚男,李国辉,杨以涵;发电侧电力市场无功定价方法探讨[J];中国电力;2002年01期 |
5 |
徐楠;文福拴;余志伟;;电力市场环境下的无功问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11期 |
6 |
张英,李晓明,朱帅,黄斌;电力市场环境下发电机无功辅助服务定价[J];高电压技术;2005年05期 |
7 |
吴颖超;;电力市场下无功定价方法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19期 |
8 |
牛怀平,刘俊勇,吴集光;电力市场下无功定价机理研究[J];现代电力;2005年04期 |
9 |
臧雪飞,韦化;基于最优潮流的无功定价方法探讨[J];继电器;2005年15期 |
10 |
赵明奇,秦晓东;电力市场下无功辅助服务定价机制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8期 |
11 |
周迎秋;何永秀;;国外辅助服务交易对黑龙江电力市场的启示[J];黑龙江电力;2008年03期 |
12 |
孔飘红,刘俊勇;电力市场无功发电成本与补偿[J];四川电力技术;2004年03期 |
13 |
徐楠;文福拴;余志伟;;电力市场中的无功市场势力研究[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7年04期 |
14 |
文明;彭建春;何禹清;;基于支路耗散功率分量的无功定价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17期 |
15 |
曹荣章,胡俊,杨争林,宋燕敏,高国宁;PMOS—2000电力市场结算子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16期 |
16 |
王志毅,李乃若;电力市场中无功平衡与无功定价的探讨[J];山西电力;2001年04期 |
17 |
谭伦农,张保会,段建东;电力市场下的一种无功优化方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10期 |
18 |
艾琳;罗龙;陈为化;;基于风险的电力市场无功电源评估[J];华东电力;2008年05期 |
19 |
孔飘红,刘俊勇,张新平;发电侧无功成本与定价研究[J];继电器;2004年05期 |
20 |
陈晓弢;;电力市场环境下发电侧无功成本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