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dbus协议的可通信智能断路器设计与实现
【摘要】:
电网智能化的发展对配电系统智能化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传统的低压断路器产品已不能满足新的应用需求,新一代具有智能化、可通信能力的低压断路器成为必然选择。要提高智能化水平和具备通信能力,关键在于断路器核心控制部件可通信智能控制器和相关协议通信模块的开发和更新换代。本文主要开发用于低压塑壳断路器的可通信智能控制器和支持Modbus协议的通信模块。
(1)通过分析低压塑壳断路器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根据新一代智能断路器的基本设计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Modbus协议的可通信智能断路器实现方案,给出了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标,并分析了实现可通信智能断路器的关键技术,如三段保护技术、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技术和Modbus总线技术等。
(2)根据智能控制器的基本功能和性能要求,提出了智能控制器的硬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分别给出了各硬件组成模块设计:微处理器单元、电源模块、信号采集模块、存储扩展模块、人机接口模块和调试模块,阐述了各模块的组成原理和实现方法。智能控制器软件系统以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为核心,详细讨论了μC/OS-Ⅱ的移植,并论述了应用程序中数据采样、三段保护、通信等任务模块的软件设计。
(3)根据Modbus通信模块的基本功能和性能要求,参照相关国家标准,阐述了Modbus通信模块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给出了电源转换、通信接口、地址编码和使能控制等硬件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并进行了详细分析介绍。给出了软件系统的设计实现流程,详细论述了Modbus协议栈的实现方法,并给出了设计流程图、部分代码实现及模块调试分析。
(4)根据现有技术条件和设备情况,搭建了测试实验平台,对结合带可通信智能控制器的智能断路器本体,配合电动操作机构、Modbus通信模块和上位机监控软件进行了整机性能和通信测试。
最后,对样机的相关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测试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不仅实现了准确的测量与保护,而且具有遥测、遥控、遥讯、遥调的功能,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
|
|
|
|
1 |
方进勇,许志红,张培铭;MODBUS协议在智能断路器控制中的运用[J];电气时代;2004年01期 |
2 |
赵跃华,任敏;智能断路器的可通信设计[J];电子工程师;2003年12期 |
3 |
胡正业;智能断路器真正有效值电流的检测[J];低压电器;2000年04期 |
4 |
罗超;李凡;韩晨曦;李子;;智能断路器的特点及其应用[J];电气时代;2010年01期 |
5 |
俞正宾,廖力清;农村配电网中新型微机重合控制器研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1年09期 |
6 |
张信明;万绍尤;;基于分体式智能断路器的低压智能、可通信配电系统研发设想[J];电气时代;2007年02期 |
7 |
林国庆,张培铭,张冠生;低压断路器智能化综述[J];企业技术开发;1997年03期 |
8 |
周志敏;智能断路器及现场总线[J];电气开关;2001年06期 |
9 |
戴崇,汪永华;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在智能断路器中的应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
10 |
袁川来
,何小宁;智能断路器在变压器操作中的应用[J];大众用电;2004年04期 |
11 |
肖文华,袁铎宁,王华敏;智能化断路器综述[J];船电技术;1999年02期 |
12 |
廖力清,凌玉华,杨欣荣;配电网户外智能微机控制器的研究与应用[J];电工技术杂志;2001年03期 |
13 |
朱希余;;断路器选择性保护及欠电压脱扣对其影响[J];电气时代;2003年02期 |
14 |
徐晖;;遵循规范 合理选择低压断路器 访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副总工邵民杰教授级高工[J];电气应用;2010年07期 |
15 |
周密;;空气断路器的发展方向与产品开发[J];电气制造;2006年01期 |
16 |
仇维斌,高国琴,赵跃华;DS80C390和CS5460在框架式智能断路器控制器中的应用[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2年06期 |
17 |
任敏,赵跃华;内嵌CAN总线在智能断路器中的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3年11期 |
18 |
朱文灏,胡景泰,贾镇宇;基于Modbus和DeviceNet总线技术的可通信智能电动机保护器[J];低压电器;2003年04期 |
19 |
李靖;陈伟;刘荔鑫;;一种智能断路器用的智能传感器设计与研究[J];低压电器;2008年01期 |
20 |
张军;唐心亮;王震洲;刘教民;王丽丽;;DSP/BIOS实时系统在电智能断路器中的应用[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