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背景下中国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的困境和出路研究
【摘要】:
学术出版是对人类文化研究成果进行保存和传播的重要途径。在文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大学出版社成立伊始就肩负着学术出版的重任。学术出版是大学出版社的宗旨所在,更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国家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在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号召下,学术出版开始逐渐被关注和重视。但是,大学出版社的学术出版,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与其应该达到的水平都有着相当的差距。所以对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进行专门的研究,发现其规律并为其未来的发展指出新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出版界的体制转型和业态转型为新时期大学出版社的学术出版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契机。出版社体制转型后将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摆脱了旧有体制的约束,为学术出版探索新的发展形式提供了可能;数字化出版仰仗着“个性化服务”和“大规模定制”正在改变着传统出版的业态,同时,学术图书“读者面窄、需求分散”的特性使其比较适合数字化,所以数字化又为中国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探索赢利模式提供了可能。
在阐述“转型”对大学出版社现实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这对大学出版社坚守其文化使命,在文化建设中做出重要贡献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包括外部政策环境的完善、内部运营环境的优化以及学术出版本身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构建。最终的归宿点在于为大学出版社在坚持学术出版使命的前提下获得经济、社会双效益提供一条新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