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与戒烟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吸烟的危险因素、保护因素,以及吸烟者戒烟意愿的影响因素,从而为发展戒烟的策略和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从长沙县、浏阳市和长沙市各选取一个社区,随机抽取其中的社区成员为对象。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吸烟情况调查、家庭关怀度指数(Family APGAR index,APGAR)、压力知觉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尼古丁依赖量表(Fagerstrom test for nicotine dependence,FTND)、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17.0对所得的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率比较采用行列联表χ2检验、Mann-whitney非参数秩和检验,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吸烟和吸烟者戒烟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作用大小。
结果
1.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普通人群吸烟率为39.4%,其中男性吸烟率59.8%,女性吸烟率3.8%,而戒烟率仅有3.6%。吸烟者有19.4%的人有戒烟意愿。
2.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受教育程度低、最近一年内家庭内月均收入少、PSS得分高、SDS评分较高、家庭功能较差,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在性别、体检有无疾病、工作场所是否有人经常吸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在不同地区、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压力知觉失控感分量表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受教育程度、工作场所是否经常有人吸烟、体检有无疾病、PSS得分、APGAR程度等是吸烟行为的影响因子。
3.与无戒烟意愿者相比,有戒烟意愿者多认为吸烟影响健康、担心吸烟影响生活质量、多在体检时检查出患有疾病、既往曾多次戒烟、开始规律每天吸烟的烟龄相对较大、日吸烟数量较少、尼古丁依赖程度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戒烟意愿和无戒烟意愿的吸烟者在不同地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最近一年家内月均收入、职业、工作场所是否经常有人吸烟、压力知觉量表总得分及分量表失控感、紧张感、得分、自评抑郁得分、家庭功能、尝试吸烟的年龄、规律每天吸烟的年龄、最近30天内吸烟情况、吸烟消费是否有经济压力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体检有无疾病、日吸烟数量、规律每天吸烟的烟龄、既往戒烟次数、烟草消费是否有经济压力、是否担心吸烟影响身体健康影响戒烟意愿。
结论
1.调查人群中吸烟率高39.4%,而戒烟率低3.6%,甚至戒烟意愿也很低19.4%。
2.吸烟的危险因素是:工作场所经常有人吸烟、感知压力大,吸烟的保护因素包括:女性、受教育程度高、月收入比较多、家庭功能较好。吸烟者多体检出伴有疾病。临床启示如果对社会经济地位较低人群早期干预,在工作场所严格限烟、禁烟可以降低吸烟率。
3.烟龄较大、日吸烟数量较多者打算戒烟的意愿很少,而体检出疾病、担心吸烟会影响身体健康、既往有过多次戒烟的经历、烟草消费带来了经济压力、女性、年龄相对较大者会比较多考虑戒烟。临床启示如果在干预中对吸烟人群定期体检,加大对烟草危害的宣传,增加烟草税收会促发吸烟者的戒烟意愿,从而促进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