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kA铝电解槽电—磁—流场耦合仿真及性能评估方法
【摘要】:铝电解槽内电-磁-流场等物理场的相互耦合作用,对铝电解槽的稳定性、电流效率、电耗和槽寿命等经济指标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铝电解槽多物理场的耦合关系,进行电-磁-流场的耦合仿真,并根据各物理场场量与槽稳定性,电流效率和电耗之间关系,提出衡量铝电解槽综合性能的评估方法,对电解槽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开发新型电解槽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本文以320kA预焙铝电解槽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铝电解原理和电解槽结构,研究铝电解槽各物理场的特点及其各物理场间的耦合关系,为搭建铝电解槽内电-磁-流场耦合仿真平台和提出综合性能评估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
(1)在ANSYS件环境下,建立用于电-磁-流多物理场耦合仿真的320kA预焙铝电解槽实体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基于ANSYS有限元法完成了电磁场计算,得到了电磁场的分布规律。
(2)根据流场仿真的内容简化铝电解槽模型,基于FLUENT软件及其有限体积法建立了带母线以及不带母线的两种湍流模型,借助于中南大学高性能计算平台完成计算,得到流速、界面波动以及电磁力的仿真结果,并从这三方面对流场进行了分析,论证了所建湍流模型的正确性以及建模方案的有效性。
(3)分析影响铝电解槽稳定性和能耗的相关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力信息熵的槽稳定性与能耗的综合评价方法,并应用于不同极距配置下320kA铝电解槽的电磁场研究。研究表明,该指标能够有效地对槽稳定性和能耗进行综合评估,且其评估结果揭示了极距对铝电解槽的稳定性、电流效率和槽电压的影响规律,并得到320kA铝电解槽高效运行时的极距配置。
|
|
|
|
1 |
马作臻;;国外轻金属科技文献题录选译(16)[J];轻金属;1986年09期 |
2 |
А.А.Дмитриев;М.К.Фриэоргер;马作臻;;铝电解槽槽底的电流分布(讨论稿)[J];轻金属;1986年12期 |
3 |
邱竹贤;;工业铝电解槽的现代生产技术(一)[J];轻金属;1988年08期 |
4 |
邱竹贤;;工业铝电解槽的现代生产技术(十) 第十章 工业铝电解槽废旧阴极材料的回收利用[J];轻金属;1989年09期 |
5 |
郭兴;;铝电解槽侧部采用异型碳块砌筑[J];轻金属;1992年12期 |
6 |
李希明,代启安;中小型预焙铝电解槽“四低一高”工艺技术条件的选择[J];河南冶金;2001年03期 |
7 |
罗海岩,陆继东,黄来,吴君棋;铝电解槽三维电热场的ANSYS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7期 |
8 |
周乃君,姜昌伟,周萍,张创奇,吴连城,韩立国;大型预焙铝电解槽物理场的耦合仿真技术及应用[J];有色金属;2003年04期 |
9 |
牛新国,卫立道;60kA自焙阳极铝电解槽的改造[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4年10期 |
10 |
田小卫;提高铝电解槽寿命途径的探讨[J];甘肃冶金;2005年01期 |
11 |
牛新国,卫立道;铝电解槽破损部位的测定[J];中国设备工程;2005年08期 |
12 |
刘世英;邱竹贤;;铝电解槽内衬材料导热系数的测定[J];有色矿冶;2005年06期 |
13 |
闫太网;李登峰;;山西华圣300kA电解槽强化电流实践[J];世界有色金属;2008年02期 |
14 |
王建民;李文文;柳世红;张强民;;采用小分流器二次分流提高电解槽焙烧质量[J];中国有色金属;2009年15期 |
15 |
王兆文;高炳亮;石忠宁;胡宪伟;于亚鑫;陈广华;王超;陶文举;;铝电解槽余热回收利用的基础研究[J];材料与冶金学报;2010年S1期 |
16 |
夏德法;王世杰;张力;;新型阴极结构高效节能铝电解槽焙烧启动生产实践[J];材料与冶金学报;2010年S1期 |
17 |
郭海东;;铝电解槽槽膛内型影响因素分析及生产实践[J];材料与冶金学报;2010年S1期 |
18 |
М.А.Коробов;杜仲;;铝电解槽的简化计算方法[J];轻金属;1964年09期 |
19 |
;小型铝电解槽[J];轻金属;1964年09期 |
20 |
王立若;;铝电解槽的冷清炉[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6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