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溧阳地质廊带大地电磁数据处理与反演解释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V5-2000多功能电法仪,在淮南—溧阳大剖面进行了大地电磁观测,采用先进的大地电磁处理与解释技术,对淮南—溧阳大剖面进行分析,研究得到较为可信的淮南—溧阳大剖面电性结构,结合前人的工作成果,发挥大地电磁测深的优势,对淮南—溧阳大剖面进行了认识和研究。
本文首先通过回顾国内外深部探测研究情况,认识到开展深部探测的重要意义,同时大地电磁法是深部探测的一种有效的物探手段。根据项目的要求,在长江中下游布置了长达300Km的一条测线,该测线北西起自安徽定远,经马鞍山,南东到达江苏溧阳。该测线横跨多个构造单元,总共完成MT测深点61个,点距为5Km。经过野外的认真选点以及规范操作获得高质量的数据。对野外采集的数据通过阻抗估计、功率谱选取以及远参考等手段进一步进行了去噪处理。
其次在认真研究了测线所经构造单元(华北板块、沿江构陷带、扬子古陆)的地质概况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地电磁测深中阻抗张量极化椭圆、二维偏离度、倾子以及视电阻率和相位曲线等参数的定性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该测区浅部偏二维构造而深部地质构造较复杂、(2)倾子可以作为判断电性构造横向突变面以及寻找断裂位置的重要参数、(3)华北板块的电性变化较平缓而沿江构陷带的电性变化较剧烈。
简要介绍了occam反演、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连续介质反演这常用的三种反演方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典型理论模型的计算对这三种反演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选择连续介质TE和TM模式联合反演来对淮南—溧阳大剖面数据进行反演,得到了深度为10Km和50Km的二维电性结构图。
最后,通过对实测视电阻率和相位曲线断面图、二维反演电性结构图以及淮南—溧阳地区地质图等综合分析,完成了该区域的电性构造的综合解释。
|
|
|
|
1 |
柳建新,严家斌,张胜业,李冶,谭捍东,王家林,杨梅霞,李庆凯,张建华;多功能海底大地电磁数据处理软件包[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2年03期 |
2 |
邓明,魏文博,谭捍东,金胜,董浩斌,邓靖武;海底大地电磁数据采集器[J];地球物理学报;2003年02期 |
3 |
Martyn UNSWORTH;用大地电磁勘探方法研究大陆动力学(英文)[J];地学前缘;2003年01期 |
4 |
邓明,李哲,魏文博,谭捍东,金胜,邓靖武;带远参考测量方式的海底大地电磁同步采集技术[J];地质与勘探;2003年05期 |
5 |
邓明,沈高山,余平,邓靖武;基于麦克斯韦理论的海底大地电磁探测技术[J];海洋技术;2003年02期 |
6 |
邓明,魏文博,谭捍东,金胜,邓靖武,李立学;海底大地电磁数据采集电路的接口技术[J];物探与化探;2003年01期 |
7 |
毛立峰,王绪本,高永才;大地电磁概率成像及其改进方法的成像效果评价[J];石油物探;2004年06期 |
8 |
王书明,王家映;大地电磁信号统计特征分析[J];地震学报;2004年06期 |
9 |
杨长福,徐世浙;国外大地电磁研究现状[J];物探与化探;2005年03期 |
10 |
陈小斌,赵国泽,汤吉,詹艳,王继军;大地电磁自适应正则化反演算法[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4期 |
11 |
毛立峰,王绪本,高永才;大地电磁概率成像的效果评价[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2期 |
12 |
胡祖志;胡祥云;何展翔;;大地电磁非线性共轭梯度拟三维反演[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4期 |
13 |
谭捍东;佟拓;林昌洪;;大地电磁三维正演并行算法研究[J];Applied Geophysics;2006年04期 |
14 |
张继锋;汤井田;王烨;肖晓;;基于预处理共轭梯度的大地电磁快速正演[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
15 |
吴娟;席振铢;王鹤;;网格尺寸及边界对大地电磁有限元正演精度的影响[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2年01期 |
16 |
熊杰;孟小红;刘彩云;彭淼;;基于差分进化的大地电磁反演[J];物探与化探;2012年03期 |
17 |
苏洲;胡文宝;朱毅;;二维大地电磁正演中无网格算法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2年05期 |
18 |
蒋礼;;大地电磁多站叠加系统的分辨率误差分析[J];电讯技术;2012年05期 |
19 |
郑羽;;浅谈如何建立大地电磁电性模型[J];内江科技;2012年06期 |
20 |
苏洲;胡文宝;;二维大地电磁正演中的无网格算法[J];物探与化探;2012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