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半全局优化的多视影像匹配方法与应用
【摘要】:覆盖同一区域的大重叠度影像为影像匹配提供大量的冗余信息,因此多视影像匹配成为数字摄影测量的研究热点。多视影像具有重叠度高的特点,因此,如何在匹配过程中充分利用多视影像的冗余信息,是多视影像匹配的关键。针对影像匹配可靠性问题,本文提出两种基于半全局优化的多视影像匹配方法,在获取密集匹配点云的基础上,对三维重建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针对断裂遮挡、纹理单一及纹理缺乏等匹配困难区域,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像方串点的半全局多视影像匹配方法。通过对所有已校正的立体像对进行半全局约束立体影像匹配,根据所有立体像对得到的同名点通过传递追踪的方法实现多视影像串点,然后利用多片前方交会迭代优化实现匹配结果在物方的融合,形成一个整体的匹配结果。多视影像匹配具有较大的匹配冗余,可以提高匹配的可靠性,同时多片前方交会迭代优化有利于提高交会精度,为后续三维建模提供密集可靠的点云。
(2)针对单立体匹配模式在遮挡区域容易产生歧义性匹配,且在纹理单一及纹理缺乏区域容易产生“多义性”匹配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物方几何约束的半全局多视影像匹配方法。根据影像的成像关系,在物方几何约束下引导多视影像同时进行匹配,通过半全局优化方法减少错误匹配。采用由粗到精的金字塔影像匹配策略,利用低分辨率影像匹配结果约束高分辨率影像匹配,实现匹配传播,减少由于匹配模糊导致的错误匹配,同时有利于减少内存消耗以及降低计算复杂度。
(3)在获取密集可靠的点云基础上,利用Possion表面重建重构场景几何拓扑结构,并将对应影像的纹理映射到三维模型上,获取具有真实感的场景模型。
本文提出两种基于半全局优化的多视影像匹配方法,其理论、算法和有关试验使用Visual Studio2010实现。有关试验结果证明本文方法能为三维建模提供密集可靠的三维点,为高精度三维重建提供一条可靠的途径。
|
|
|
|
1 |
林卉,赵长胜,杜培军,肖剑平;星载InSAR影像匹配及平地效应消除[J];遥感信息;2005年02期 |
2 |
李国;巩丹超;郭海涛;;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影像匹配方法研究[J];海洋测绘;2008年01期 |
3 |
江万寿,郑顺义,张祖勋,张剑清;航空影像特征匹配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年05期 |
4 |
李二森;郭海涛;张保明;卢俊;;PBIL算法在遥感影像匹配中的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8年02期 |
5 |
郭海涛;刘继双;卢俊;;基于相关系数的高层建筑物区域综合检测[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9年02期 |
6 |
李德仁,王树根;数字影像匹配质量的一种自动诊断方法[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
7 |
张祖勋,张剑清,张力;一种利用影像匹配的城区三维景观图生成途径[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
8 |
耿则勋,钦桂勤;核线几何的解析分析[J];遥感信息;2000年04期 |
9 |
李福金;秦志伟;;最小二乘影像匹配算法设计与实现[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年02期 |
10 |
方针,张剑清,张祖勋;基于城区航空影像的变化检测[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
11 |
李土旺;浅析基于普通数码相机的数字摄影测量理论[J];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03期 |
12 |
张国宁;余洁;刘继琳;;浅谈自动空三在上荆江河道项目中的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06年05期 |
13 |
柯长青,冯学智,刘刚;基于ERDAS软件的敦煌壁画正射影像的制作[J];测绘科学;2004年01期 |
14 |
贾秋菊;;基于VirtuoZo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正射影像制作[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5期 |
15 |
耿则勋;影像匹配中核线影像的快速生成算法[J];测绘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16 |
刘亚文,叶晓新;城区人工地物变化检测方法的研究[J];测绘通报;2001年07期 |
17 |
贾盛举,于晶涛;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在工业检测中的应用[J];测绘学报;2002年S1期 |
18 |
姜挺,龚志辉,江刚武,谢金华;基于三线阵航天遥感影像的DEM自动生成[J];测绘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19 |
李国;范大昭;郭海涛;;一种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在影像匹配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2009年05期 |
20 |
刘直芳,张继平;变化检测方法及其在城市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02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