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重路由匿名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Internet作为通信与信息传播的工具正快速发展并且广为人们所接受。其中的安全与隐私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一些应用如电子投票(E-Voting)、电子银行(E-Banking)、电子商务(E-Commerce)中,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已成为一种基本需求,因此兴起了匿名通信的研究。
重路由技术是匿名通信系统中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目前典型的匿名系统中大多采用源路由与下一跳路由两种重路由策略。然而,一方面,源路由方式要求发送者必须获得匿名网络中成员间的邻接关系信息。另一方面,下一跳路由方式由于没有解决发送者与中继之间的密钥分配问题,导致,路径上的中继节点均能获知传输数据的内容以及接收者地址。因而,抗攻击能力较弱。为此,本文提出混合重路由算法,即建立路径时由发起者逐次获取中继节点的邻居,并从中选定下一跳中继。理论分析表明,其抗匿名攻击能力远胜于下一跳路由方式。
前驱攻击是匿名攻击中最为经典的攻击之一,在匿名通信系统中如何识别合谋成员,防止前驱攻击一直是匿名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提出的主动路径探测机制能有效地识别系统中发动前驱攻击的合谋成员,并且保证发送者的匿名性。此外,该机制还可以用于在对传输的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网络中。
为保护网络用户的隐私,匿名通信系统为合法用户的通信提供匿名保护。然而,系统中没有采用相应的机制防止匿名滥用,这导致系统容易被恶意用户利用进行DDoS攻击。本文提出基于多Hash编码的匿名滥用控制策略,由匿名系统中的成员以一定概率对所转发的报文进行标记,进而重构出攻击路径,定位攻击者。对于合法用户,可以通过调整标记概率阈值,使外部窃听者无法获得足够的采样报文来降低其匿名性。因而,匿名系统能在提供匿名保护的同时,有效地防止匿名滥用。而且,由于采用多Hash编码进行标记,能在系统规模增大时,保持较低的误判率,提高定位攻击者的精确度。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TP393.02
|
|
|
|
1 |
吴艳辉;王伟平;陈建二;;重路由匿名通信研究进展与展望[J];电信科学;2006年05期 |
2 |
陶志红,Hans KleineBuing,张世琨,王立福;Dining Cryptographer安全协议及工程分析[J];电子学报;2005年02期 |
3 |
苏开乐,吕关锋,陈清亮;基于知识结构的认证协议验证[J];中国科学E辑;2005年04期 |
4 |
吴振强,杨波;洋葱路由包的封装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20期 |
5 |
刘宁舜,陈建二,陈松乔,眭鸿飞;匿名通信系统中基于多Hash编码标记技术的匿名滥用控制策略[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35期 |
6 |
段桂华,杨路明,王伟平,宋虹;一种基于洋葱路由的可撤销匿名通信方案[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13期 |
7 |
张莉,吴振强;一种分布式的洋葱路由新机制[J];计算机应用;2003年12期 |
8 |
吴振强,马建峰;一种基于IPSec的宽带无线IP网络匿名方案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2005年01期 |
9 |
朱娜斐,陈松乔,眭鸿飞,陈建二;匿名通信概览[J];计算机应用;2005年11期 |
10 |
李旭华;叶飞跃;蒙德龙;;P2P网络中基于代理合作的匿名传输机制[J];计算机应用;200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