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联盟、动态能力与企业国际化的关系研究
【摘要】:一直以来,战略联盟、动态能力与企业国际化的研究深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战略联盟、动态能力与企业国际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企业参与战略联盟有助于扩大企业的边界,有助于企业国际化的扩展;企业的动态能力是其参与国际竞争,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法宝,并对战略联盟的成败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的研究回答了如下的问题,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1) 战略联盟与企业国际化的关系如何?通过现有的文献综述和基本理论分析,从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组织学习理论及资源基础理论寻找到两者的相关性。通过对电子、机械制造两大产业的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证实了企业加入战略联盟能提升企业国际化水平的假设。
(2) 联盟企业的动态能力与企业国际化的关系如何?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动态能力的研究,从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高阶管理能力及新产品开发能力三个方面对动态能力进行了剖析,并分别分析了三者对联盟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并通过实证检验证实了联盟企业的动态能力可以提升企业的国际化水平。
(3) 国际化经营中,如何通过战略联盟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态能力?通过3P分析框架,理论分析了获得企业的动态能力是战略联盟形成的一个动因,并且企业的动态能力能降低战略联盟的风险。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只有正确的选择联盟伙伴、构建柔性的组织管理、建立学习型组织、发展新产品开发能力才能保证在联盟中更好的提升自身的动态能力。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战略联盟、动态能力与国际化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理论解释与实证检验。本文对企业如何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提高战略联盟的成功率,进行国际化扩张有重要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270
|
|
|
|
1 |
吴宪华,张列平;动态联盟伙伴选择的决策方法及其战略评估模型的建立[J];系统工程;1998年06期 |
2 |
刘益,李垣,杜旖丁;战略联盟模式选择的分析框架:资源、风险与结构模式间关系的概念模型[J];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
3 |
刘益,李垣,杜旖丁;基于资源风险的战略联盟结构模式选择[J];管理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
4 |
周晓东;项保华;;复杂动态环境、动态能力及战略与环境的匹配关系[J];经济管理;2003年20期 |
5 |
戢守峰,张青山,乔芳丽;企业跨国战略联盟及其风险防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09期 |
6 |
许庆瑞
,王方瑞;基于能力的企业经营战略和技术创新战略整合模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04期 |
7 |
刘慧
,吴晓波;虚拟R&D联盟:新产品研发的新模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05期 |
8 |
张延锋,刘益,李垣;国内外战略联盟理论阐释评述[J];科学学研究;2003年01期 |
9 |
李焕荣,林健;基于知识联盟的企业核心能力培养[J];科研管理;2001年03期 |
10 |
常荔,邹珊刚,李顺才;基于知识链的知识扩散的影响因素研究[J];科研管理;2001年05期 |
|
|
|
|
|
1 |
H.-J.Bullinger,R.Ilg,S.Zinser,孙斌;虚拟企业──概念、现状和展望[J];工业工程与管理;1997年01期 |
2 |
陈国权;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及组织学习[J];管理科学学报;2001年05期 |
3 |
陈殿阁;企业战略联盟:一种全新的企业发展模式[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年02期 |
4 |
方世建,郭志军;虚拟研发组织:高新技术R&D的新模式[J];中国科技产业;2000年04期 |
5 |
陈志祥,陈荣秋,马士华;论知识链与知识管理[J];科研管理;2000年01期 |
6 |
汪涛,李天林,徐金发;基于资源观的战略联盟动因综论[J];科研管理;2000年06期 |
7 |
项保华,罗青军;安德鲁斯战略思想及其扩展[J];科研管理;2002年06期 |
8 |
魏江;基于知识的核心能力载体和特征[J];科研管理;1999年02期 |
9 |
余光胜;一种全新的企业理论(上)——企业知识理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年02期 |
10 |
王开明,万君康;论知识的转移与扩散[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