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大学女生自杀态度的德育考量
【摘要】:自杀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其中大学生自杀现象在高等教育界特别引人关注。在高等学校的自杀个案中,女大学生的比例要高出男大学生两倍之多。这使得人们更加重视女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关注其完善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培养。在坚持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今天,从德育的角度研究女大学生自杀态度这一特别的社会现象或心理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自杀态度与自杀意念呈负相关”是共识,研究影响自杀态度的相关因素,改进德育工作,从而纠正自杀态度,减轻自杀意念的隐患,这在大学德育应用研究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本论文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某大学学生的抽样问卷调查,比较了不同自杀态度的女大学生在价值观念、压力现状、情感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基本原因。调研发现,对自杀持赞同或宽容态度的女大学生通常具有自我期望过高、人生目标模糊、理想过于简单、缺少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和缺少高尚的道德追求等特征;调研还发现,心理矛盾是对自杀持赞同或宽容态度的女大学生的首要压力,其次是学习、就业压力,再次才是家庭、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情感因素,特别是爱情,也是影响女大学生自杀态度的重要因素。
在调研发现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对学生生活情况以及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了解,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德育工作的相应对策,其中包括:立足知识教育、增强情感体验、树立坚定信念、加强行为引导等对策,进一步改善德育工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切实有效性,完善心理援助机制。
|
|
|
|
1 |
陈万海,彭涛,杨艳杰,孙瑞琪;理工科与医科大学生对自杀态度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4期 |
2 |
白月薇;大学生自杀态度的研究[J];行政与法;2005年06期 |
3 |
葛小锚,胡键,王军,宋燕,袁新芬,许家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自杀态度的调查[J];四川精神卫生;2005年02期 |
4 |
唐永卿
,杨宏飞;大学生对自杀态度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04期 |
5 |
杨洪,肖水源,董群惠,杨德森;律师、佛教徒、医务人员对自杀态度的研究 (自杀系列研究之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04期 |
6 |
余小鸣,籍红,周凯,叶广俊;231名医学生自杀意向、自杀态度及相关作用的初步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8年05期 |
7 |
周建国;陈茂卉;王宏刚;黄生万;;城乡高中学生对自杀态度的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年28期 |
8 |
程伟彬;杨翌;郜艳晖;;医学生自杀态度与社会支持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08期 |
9 |
夏云;高向华;;对不同人群自杀态度的比较[J];现代预防医学;2005年12期 |
10 |
王玲,路仕容;大学生自杀态度、抑郁水平和自杀意念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6期 |
11 |
毛玉华;;高中生自杀态度的现状分析——南昌市城区高中的调查[J];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06期 |
12 |
左杨,罗颖,冯霞;高校大学生对自杀态度的因素分析[J];贵州医药;2005年06期 |
13 |
徐宝昌,何为民,甘建光;分离性障碍自杀未遂患者自杀态度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04期 |
14 |
王高洁;;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命教育的相关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
15 |
张凯;崔萌;马军平;董群惠;;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态度的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
16 |
周爽;余新年;何华;;硕士研究生自杀态度的调查[J];四川精神卫生;2007年02期 |
17 |
刘薇;黄婉;舒勃桥;;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J];成功(教育);2008年05期 |
18 |
刘玉娟;王小红;刘月婷;;父母养育方式与大学生自杀态度相关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
19 |
罗京滨,杨玲,张文艺,王宜静,姜舟可;大学生自杀态度、自杀意念与生活事件及应付方式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年02期 |
20 |
宫振宇;;职业教育中学生对自杀的态度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