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件的异构数据集成与转换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论文研究和设计了基于组件技术的异构数据集成与转换系统,对异地异构数据源的数据进行数据汇总、抽取以及转换,并将数据装载到目标数据库中,方便用户及时访问到需要的各种数据以便加强管理和做出正确的决策。
论文首先介绍了数据集成与转换系统的相关背景知识、发展现状和目前流行的ETL工具,确定了异构数据集成与转换系统的设计目标和功能要求。
接着提出了基于Java和组件技术的异构数据集成与转换的系统框架。文中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深入的论述,详细说明了系统中主要模块的设计。
然后介绍了基于组件技术的转换函数的设计与实现,具体阐述了组件模型设计思想和实现步骤,研究了转换组件的定义和组织方法,并研究了原子组件的制作方法以及通过组装原子组件构造复合转换函数的方法。用组件技术来实现转换函数,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扩展性、通用性和灵活性。
在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中,用数据类型对应表存储数据转换中类型对应关系以便灵活地完成数据类型的转换;解析映射关系表达式以生成转换规则;使用XML技术管理组件信息,方便了对组件的管理、查询和使用;多线程技术使得同时完成大量数据抽取和转换成为可能;采用动态SQL技术实现转换函数使其变得更加灵活。
论文最后对异构数据集成与转换系统设计与实现工作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将来进一步可以完善的一些相关工作。
|
|
|
|
1 |
孙怡,杨宜进,周平,于贵华,徐锡伟;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三维可视化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年S1期 |
2 |
彭四伟,朱群雄;过程工业监测系统中的行为定制[J];控制工程;2005年04期 |
3 |
王影;;VC++中访问COM组件的五种方法[J];计算机时代;2005年12期 |
4 |
杨晓春;张利荣;于戈;王国仁;郑怀远;;虚拟企业环境下基于CORBA的分布式组件调度[J];计算机科学;2000年05期 |
5 |
张明霞,宋玮,米增强;组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力情报;2001年02期 |
6 |
谭建荣;万昌江;刘振宇;;组件化虚拟样机单元协同装配技术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6年04期 |
7 |
李比翼;陈特放;;异步COM技术在串口通信组件的应用[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8 |
童晓冲,吴云东,汪滢;面向对象的三维动态实物模型建模技术[J];测绘工程;2005年03期 |
9 |
倪显利;;在Delphi中使显示器显示模式与程序设计窗体相互适应的实用方法[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6年01期 |
10 |
王艳东;彭沛;龚健雅;马林兵;;对象链接与嵌入功能在GIS中的应用[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6年03期 |
11 |
薛燕红;;Web应用程序打印组件的开发和应用[J];福建电脑;2007年02期 |
12 |
顾有林;易维宁;乔延利;;基于COM的光学遥感成像模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09期 |
13 |
张勇,王治森;组件对象及其接口技术[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
14 |
谢跟踪,陈志彪,郑达贤;组件对象构建WebGIS技术的应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15 |
郑超美;邹正华;陈斐;;一种基于COM技术GIS矢量图形组件的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13期 |
16 |
胡喜玲;面向组件对象的软件需求分析[J];计算机与网络;2005年06期 |
17 |
孙怡,陈强,沈玉英,周平,于贵华,徐锡伟;基于组件对象的地图数据管理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年S1期 |
18 |
郝冬明;;基于组件的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
19 |
支建伟;基于ASP的服务器VB组件设计[J];中国有线电视;2004年Z3期 |
20 |
揭志勇;;基于组件对象的模型开发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