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制造业集群演进过程中的动力因素研究
【摘要】:
产业集群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已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关注。现在,产业集群不仅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框架,还常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的表现。已有的研究多关注产业集群的内涵和现状,以及产业集群状况对外商直接投资、生产效率、产业竞争力等的影响,但对于影响产业集群的因素分析,特别是用实证方法进行该方面分析的文献相对较缺乏。针对这种状况,本文从浙江省的制造业产业集群状况入手,基于现已存在的产业集群所表现出的不同程度的阶段性,尝试建立一个分析产业集群演进过程中的动力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框架。
本文根据产业集群量变、质变的转化划分标准将浙江省制造业集群的发展划分为孕育、发展、成熟三个阶段,并通过量化方法对浙江省制造业集群集中度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各个演进阶段的特征。重点探讨了集群演变过程中动力因素,将其分为两类,即形成动力因素(文化与传统产业、专业市场、低成本优势、制度创新、营销网络和“熟人”社会)和发展动力因素(集群创新网络、地方政府行为、竞合机制、企业家精神和根植性)。形成动力因素通过其最终所表现出来的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范围经济来增加产业集聚地的影响广度,从而扩大集聚地的范围;发展动力因素则主要通过其所积累的社会资本优势,使企业的分工进一步深化、细化,扩大集群的深度。建立了分析两类动力因素相互作用的循环系统,强调两类因素的作用期限并不一定,有长有短。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构建了集群动力影响度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运用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下的三大类指标(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支持指标)进行了综合的测定,通过比较二者的结果,认为社会进步指标对于浙江省制造业集群发展的贡献率最大,指出政府应高度重视提高浙江省的社会进步水平,从而更好的促进浙江省制造业集群的稳定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