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间差分的单机单频伪距定位及应用
【摘要】:
GPS作为新一代的卫星定位系统已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单频GPS以其低廉价格迅速得以普及,在工程地质测绘、土地资源调查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精度要求在米级的工程应用,为了快速、高效完成任务,往往采用一台接收机进行单点定位。因此,对单频单机定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但用一台单频GPS进行定位,尤其是单频伪距单点定位时,由于受卫星轨道误差、卫星钟差、对流层、电离层延迟、多路径、卫星几何分布以及伪距高噪声等多种误差影响,定位精度较差而且不稳定。为了提高单频单机定位的精度及稳定性,本文对单频伪距定位的对流层延迟、电离层延迟、单机坐标时间差分定位及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主要内容有:
1.系统地分析比较了现有的对流层延迟改正模型及映射函数,采用一种简单实用适于GPS单点动态定位气象参数的获取方法,并用实际观测数据了验证这种方法在计算对流层折射改正的有效性。
2.系统分析比较了适用于单频单点定位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并通过实验分析比较了IGS的快速电离层产品与Klobuchar模型对单点定位精度的影响,验证了IGS的快速电离层产品能显著改善单频伪距单点定位的精度。
3.在系统分析GPS测量的随机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一种顾及随机模型电离层残差改正方法,通过对三种随机模型计算方案(等权模型、截止高度角等权模型及高度角随机模型)的实验结果分析,高度角随机模型能显著提高单点定位精度及稳定性,有效削弱电离层残差的影响。
4.将单机时间相对定位的闭合差改正方法运用到单个GPS接收机单点定位结果的改正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闭合差改正的单机坐标时间差分定位方法。实验验证了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单机单点定位的平面坐标及高程精度。
5.将基于闭合差改正的单机坐标时间差分定位方法应用到边长及面积测量中,实验验证了该方法能提高边长及面积测量精度。
6.利用matlab开发了一套单频GPS伪距单点定位软件。利用该软件结合单机坐标时间差分闭合差改正方法对采集的实验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单机单频伪距定位的精度及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在工程地质测绘、土地资源调查等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1 |
刘根友,朱才连,任超;GPS相位与伪距联合实时定位算法[J];测绘通报;2001年10期 |
2 |
喻国荣;推导GPS3个频率相位平滑伪距方法[J];测绘通报;2003年08期 |
3 |
陈义;利用精密星历进行单点定位的数学模型和初步分析[J];测绘学报;2002年S1期 |
4 |
沈镜祥,李寅时,陆伟兵;GPS模糊度和精密伪距同时确定法[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4年04期 |
5 |
余士海;差分GPS在海上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海洋平台;1997年02期 |
6 |
吴炳强;GPS技术及其在广东省测量上的应用[J];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学报;1995年02期 |
7 |
谢红;;对GPS转发式干扰技术研究[J];无线电工程;2008年03期 |
8 |
魏子卿;GPS点定位:软件与结果[J];测绘学报;1992年02期 |
9 |
张云鹏,缪栋,杨小冈,吴强;GPS伪距导航定位解算新算法研究[J];电子科技;2004年01期 |
10 |
王解先,季善标,刘大杰;GPS伪距动态定位计算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5期 |
11 |
张东和,萧佐;利用GPS计算TEC的方法及其对电离层扰动的观测[J];地球物理学报;2000年04期 |
12 |
孙希延;施浒立;纪元法;;卫星定位中伪距的广义延拓外推[J];电子科技;2006年11期 |
13 |
胡国荣,崔伟宏;组合GPS/GLONASS在车辆导航和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测绘工程;2000年04期 |
14 |
徐丽娟;袁洪;范建军;廖炳瑜;;利用RDSS系统测量数据提取电离层TEC参数的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
15 |
张婷;陈秀万;朱庄生;张丽娜;;GNSS软件接收机的框架结构及原型系统开发[J];计算机工程;2008年07期 |
16 |
何志宏,唐依珠;反差分GPS技术在车辆监控系统中的应用与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
17 |
敖富江,龚国辉,李思昆;C-GPS协同式卫星定位技术研究[J];测控技术;2004年04期 |
18 |
曹正文,罗锐,彭进业;北斗/罗兰C组合导航系统定位算法的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
19 |
秦奋;杨军;刘新宁;;GPS接收机快速热启动的分析与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09年01期 |
20 |
戴邵武;马长里;张海峰;;无源北斗/SINS伪距组合导航系统研究[J];科技风;2009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