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普通数码影像的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研究与应用
【摘要】: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是随着CCD数码相机、数字影像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普通数码相机的出现,解决了现场快速获取影像的问题,并且降低了近景摄影测量作业对设备及技能的要求,并使摄影测量过程成为全数字流程。为了进一步提高普通数码相机应用于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适用性和作业精度,本文对基于普通数码相机的检校、影像子像素定位技术和近景摄影测量的基本算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和研究了基于室内准二维控制场和三维控制场的普通数码相相机量测化改造方法。包括普通数码影像的畸变差解算和数字畸变模型的建立,数码相机内方位元素的检定;
2.普通数码影像的像点坐标子像素定位技术的研究和精度评价,包括人工标志的类别和设计,多种子像素定位算法的研究和精度分析;
3.普通数码影像的立体测量方法研究。本文采用相对定向、模型连接、绝对定向和光束法平差,解算所有监测点的点位信息。
4.引入P-H算法解决传统相对定向不易收敛的问题,用四个代数参数a、b、c、d代替通常的角量,从而对于任意角度拍摄的非量测像片在相对定向时总能保证以较快的速度收敛。
5.基于核线条件和前方交会方法,开发了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简易测绘系统;
6.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露天矿危险性边坡监测的实际工作,开发了边坡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
|
|
|
1 |
冯文灏;商浩亮;侯文广;;影像的数字畸变模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年02期 |
2 |
冯文灏,李建松,闫利;基于二维直接线性变换的数字相机畸变模型的建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年03期 |
3 |
袁修孝
,朱宜萱;单站点无地面控制摄影机自检校[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1987年04期 |
4 |
郑德华,杨林;数字近景摄影测量辅助三维激光影像扫描的建筑物表面数据采集系统[J];建筑科学;2004年04期 |
5 |
黄以东,李锦成;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试验[J];测绘学报;1988年02期 |
6 |
冯文灏;关于近景摄影机检校的几个问题[J];测绘通报;2000年10期 |
7 |
王黎;非测量摄影机物镜畸变差的测定[J];测绘通报;1981年06期 |
8 |
陈建华,潘庆林;灵山大佛数字近景摄影测量[J];工程勘察;1998年05期 |
9 |
程效军,胡敏捷;数字相机畸变差的检测[J];测绘学报;2002年S1期 |
10 |
程效军,朱鲤;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中的相对控制条件与平差计算[J];遥感信息;2002年04期 |
11 |
盛业华,闫志刚,宋金铃;矿山地表塌陷区的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监测技术[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12 |
胡瑞明;;PC—1500用于航摄机的检测[J];测绘信息与工程;1984年02期 |
13 |
冯其强;阎晓东;安海峰;;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中人工标志点快速自动匹配[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8年01期 |
14 |
郑南山;杨化超;张书毕;王光辉;刘超;;一种适合于数字近景影像的绝对定向方法[J];测绘科学;2008年05期 |
15 |
查燕萍;张华平;;数字摄影测量发展现状与趋势初探[J];江西测绘;2009年04期 |
16 |
宣家斌;;航摄仪內方位元素和物镜畸变差的测定[J];测绘信息与工程;1983年01期 |
17 |
蒋文松;论环境条件对航摄仪检定的影响[J];测绘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
18 |
王凤艳;陈剑平;庞贺民;;应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提取岩体裂隙迹长信息方法研究[J];世界地质;2006年01期 |
19 |
王艳利;;近景摄影测量中数码相机检校的探讨[J];河南科技;2010年07期 |
20 |
黄道明;;近景摄影测量中圆形目标的投影偏心差及模拟分析[J];工程建设;201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