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频激电法及其在福建某钼多金属矿区的应用研究
【摘要】:
双频激电方法是由中南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教授20世纪80年代提出与实现的,是地球物理领域唯一的一种由中国人提出原理、由中国人发明仪器的方法技术,在我国各地及国外得到了推广,是一种频率域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双频激电法在我国找矿与找地水等方面的成功应用。
本文首先概述了激发极化法的发展及应用研究现状,明确了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在深入理解激发极化法物理机制的基础上,探究了双频激电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包括时间域和频率域的等效性、双频激电法的观测方案和观测参数、双频激电的频率特性以及野外工作的注意事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工区的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野外工作的测网布设、工作方法及采集数据的质量评价。深入的研究了双频激电的整个数据处理过程,并对整个工区的41条测线及201个数据点进行了数据处理,处理效果较好。最后,对处理结果进行了详尽的推断解释,并在成矿的有利位置进行了钻孔设计。
|
|
|
|
1 |
黄宝祥;激电参数微分曲线法初探[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6年04期 |
2 |
赵晓平,俞有峰;大功率直流激电法在铅锌矿上的应用[J];甘肃地质学报;2003年02期 |
3 |
郭竹田;激电在臧各庄石墨矿上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1982年06期 |
4 |
高军强,李书忠,李油建;激电法找油的原理及应用[J];断块油气田;2003年01期 |
5 |
;DJM-1型激电模拟器(小功率发送机)通过技术鉴定[J];物探与化探;1987年02期 |
6 |
吕林昌;点激电子商务[J];宁夏科技;2000年03期 |
7 |
行英弟;大功率激电在油气田勘探中的应用效果[J];物探与化探;1995年03期 |
8 |
郭刚;利用激电测井划分蚀变破碎带[J];河南地质;1996年04期 |
9 |
罗延钟,熊宗厚,崔先文;同时存在激电和电磁效应的频谱激电异常性质[J];物探与化探;1987年02期 |
10 |
任振波,蔡柏林;单孔多电极排列视电阻率与激电测量[J];物探与化探;1991年05期 |
11 |
杨进,孟海东,傅良魁;激电找水数据处理解释方法与系统[J];物探与化探;1998年03期 |
12 |
李树文,屈钧利,武强,董东林;激电异常与富水性关系的模糊综合评判[J];工程勘察;1999年06期 |
13 |
向钟;激电找矿在拾金坡矿区的试验研究[J];矿产与地质;2002年02期 |
14 |
张赛珍,石昆法,周季平,黄俊民;激发极化法勘查油气藏的应用基础和应用实例[J];物探与化探;1989年05期 |
15 |
何继善;激发极化法的测量精度及其对应用的影响[J];物探与化探;1995年01期 |
16 |
舒明;激发极化法在砚山阿空锰矿区的应用[J];云南地质;2004年03期 |
17 |
曹振峰;PC-1500机在岩矿石标本激电参数测定中的应用[J];桂林工学院学报;1987年Z1期 |
18 |
刘崧;时间域谱激电测量的可行性及值得研究的问题[J];地质科技情报;1988年01期 |
19 |
曼继堂;激发极化法在找水工作中的应用[J];化工矿产地质;1996年03期 |
20 |
关键;大功率激电在二密铜矿应用效果[J];吉林地质;199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