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技术的城市公交服务可靠性研究
【摘要】: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城市污染等问题和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但是,城市公共交通能否担此大任,除了与政策、规划等有关外,还取决于城市公共交通自身的吸引力。作为增强城市公共交通吸引力的重要手段,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可靠性正得到广泛关注。当前,以自动车辆定位和自动乘客计数(AVL/APC)等为核心的智能公交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提高城市公交服务可靠性提供了良好的解决途径。因此,研究基于AVL/APC等智能公交技术的公交服务可靠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和对北美主要公交公司运用AVL/APC等智能公交技术来提高公交服务可靠性实践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和提炼出当前公交服务可靠性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AVL存档数据的公交路线服务可靠性评价和分析体系,并以美国芝加哥公交公司(CTA)20路车的AVL存档数据对20路的公交服务可靠性进行案例分析——运用数据挖掘和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20路车公交服务“大间隔”的表现范式和产生条件。结果表明,CTA 20路车的“大间隔”传播在一定站段内明显,而“大间隔”表现范式不明显,建议CTA建立服务不可靠预警系统和实时行车诱导机制来实时监控预防不可靠服务的产生。
然后,综合考虑乘客需求的波动性和车辆运行时间的随机性以及二者的交互动态关系,同时考虑车辆的承载能力,详细分析了随机条件下的公交路线服务过程。基于AVL/APC数据的可得性,运用基于面向对象数据库(OODB)和离散事件系统(DEVS)的面向对象仿真建模方法建立和实现了灵活通用的固定路线公交服务微观仿真模型。
考虑公交服务不可靠性的传播特点,提出了基于实时信息的公交路线服务不可靠预防行车诱导策略,将AVL和APC实时动态信息融入公交路线服务微观仿真模型,建立了基于实时行车诱导的公交路线服务不可靠预防模型。在不同的路段运行时间浮动度和车头时间距容许偏差下,利用本文提出的公交路线服务微观仿真模型对实时行车诱导策略进行了测试和评价。模拟结果显示,实时行车诱导策略在路段运行时间可控度较好的情况下具有明显的效果。
考虑公交路线服务的随机环境,运用公交路线服务微观仿真模型,对路线上没有实时调度控制的公交服务进行了超车和不超车的对比分析。模拟结果显示,在给定的线路参数下,随着站次的增长,没有调度干预的超车和不超车都不能阻止服务可靠性的下降,但是超车比不超车更有利于保持车辆到达线路中下游车站的车头时间距的一致性,从而减少乘客在这些车站的平均等待时间。
最后,考虑客流需求波动及车辆运行时间随机变动的情况以及公交服务频率与服务可靠性的关系,建立了以乘客候车期望和公交车辆利用率总体最优为目标的公交路线服务频率优化模型。通过系统仿真的方法,用蒙特卡罗方法随机模拟一条高频线路的公交服务,计算得到了给定线路参数下的最优服务频率。算例表明该模型可用来确定高频服务公交线路在随机情况下的发车频率。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U491.17;U495
|
|
|
|
1 |
戴帅;陈艳艳;荣建;刘小明;;公共交通系统的可靠度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
2 |
徐珺;杨东援;刘允才;赵童;;上海城市综合交通信息中心建设方案研究[J];城市交通;2006年02期 |
3 |
陆奇志;艾力·斯木吐拉;;基于Matlab仿真的公交系统运行时间可靠性评价方法[J];城市交通;2006年04期 |
4 |
黄中祥;况爱武;;道路网络服务水平可靠性研究[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
5 |
吐尔逊江.亚森,常青,梅顺良,周银东;基于GPRS的智能车辆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讯技术;2005年05期 |
6 |
吕鹏,张文夫,雷鹏;公交车调度[J];工程数学学报;2002年S1期 |
7 |
谭泽光,姜启源;公交车调度问题的数学模型[J];工程数学学报;2002年S1期 |
8 |
况爱武;黄中祥;;随机供求下的道路服务水平可靠性[J];系统工程;2007年06期 |
9 |
王维平,赵雯,朱一凡,华雪倩;面向对象的仿真方法综述[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
10 |
赵航,宋瑞;公共交通系统营运可靠性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10期 |
|
|
|
|
|
1 |
刘兵,董明哲;流约束通讯网络可靠度的一个新算法(英文)[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
2 |
王春才;赵坚;;北京市公交系统两种运行模式的比较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
3 |
宋瑞,何世伟;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
4 |
钱大琳,孙艳丰;离散非平衡公交网络优化模型及其求解算法[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
5 |
万绪军,胡安洲;微观模拟模型中车辆旅行时间确定方法的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
6 |
宋一凡,高自友;城市高速公路网络入口流量控制的双层规划模型及求解算法[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
7 |
陈艳艳,宋建民,关宏志,任福田;基于畅通可靠性分析的城市道路改扩建优化决策[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8 |
陈艳艳,梁颖,杜华兵,刘小明;基于阻塞概率分析的车辆自动导航路线优选模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
9 |
裴钟哲,刘小明,张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体系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
10 |
陈艳艳,杜华兵,梁颖;城市路网畅通可靠度优化遗传算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