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仪器的振动测试与模态分析系统研究
【摘要】:
试验模态分析技术是识别结构动力学参数的重要方法,在结构的动态设计及故障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比于传统仪器,虚拟仪器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研究改善试验模态分析系统的可操作性和使用效率,开发一套低成本、好的交互性和可扩展性的试验模态分析系统,具有一定的教学和工程应用价值。
本文对试验模态分析基本原理,特别对模态参数识别算法、模态定阶和真伪模态辨识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提高系统的测试效率出发,分析了不同模态参数对实测曲线拟合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利用不同模态组合拟合实测曲线,自动剔除虚假模态,进而一次提取所有真实模态的方法。实例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取所有真实模态。
在研究了试验模态分析基本原理与测试流程,以及国内外试验模态分析软件的基础上,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平台,开发了一套振动测试与模态分析系统。针对国内大部分模态分析软件结构建模往往比较复杂、振型动画显示不够完善导致结构振型不易观察等不足,.文中利用VRML(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虚拟现实建模语言)为媒介,通过在Labview中调用SolidWorks、ANSYS、PRO/E等建模软件为结构建模的模型文件,实现系统结构模型的输入,有效的简化了结构模型的输入流程;利用ActiveX技术,实现Labview与第三方软件的实时数据交换,在第三方软件中实时显示结构振型动画,得到了较好的振型动画显示功能,改善了复杂结构模态振型难以观察的不足。
最后通过对四个实际应用实例,对本文提出的算法、系统软件和硬件进行了测试与验证。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软件算法正确、有效,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本系统可以用来测试和分析常用的动态信号,或作为深入研究试验模态分析技术理论的基础,也可以用于对具体结构进行锤击法试验模态分析。
|
|
|
|
1 |
李慧英,张希文,陶时澍;虚拟仪器下的相位测量方法[J];电测与仪表;1996年07期 |
2 |
毋妙丽,何国华,杨宏文;虚拟仪器的设计思想在测试仪中的实践与应用[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3 |
刘阳,郭修煌;PC总线虚拟仪器系统中高速数据采集卡的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8年08期 |
4 |
黄明俊,赵伟,侯国屏,陈君;虚拟仪器技术——现代电工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方向[J];电工电能新技术;1998年03期 |
5 |
田小建,李月,衣茂斌;基于数据采集的虚拟数字存储示波器[J];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9年01期 |
6 |
丁晖,申忠如,刘君华;基于小波和相关分析的虚拟介损在线检测仪[J];高电压技术;2000年06期 |
7 |
娄本刚,刘永清,吴今培;虚拟仪器在电力系统谐波测量中的应用[J];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2000年05期 |
8 |
范永开,林君;网上虚拟实验室的建设方案与实现[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
9 |
何岭松,张蓉;基于Web的网络化虚拟仪器技术及应用[J];中国机械工程;2002年09期 |
10 |
陈光大,蔡维由,徐汉柯,黄绵华;基于虚拟仪器开发平台的中小型机组在线振动监测系统[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2年07期 |
11 |
傅志中,范凯,陆文华,程卫国;基于虚拟仪器的汽轮机监视保护仪表的研究[J];动力工程;2003年03期 |
12 |
童志庭,牛玉川,聂超群;虚拟仪器概念在压气机实验研究中的实现[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3年05期 |
13 |
孔庆德,郭世明;数据库管理系统在虚拟仪器技术中的应用[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03年05期 |
14 |
张礼勇,刘思久;虚拟仪器与USB方式的探讨和实践[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3年02期 |
15 |
胡文军,李震梅,饶明忠;基于虚拟仪器的电网信号相位差测量的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16 |
郑惠群
,刘同海;谈谈虚拟开发环境中的虚拟仪器及其应用[J];衡器;2004年02期 |
17 |
付万刚,李卫士,杨小强;基于LabVIEW的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监测仪[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4年01期 |
18 |
李刚,仲元昌,闫河;信号频谱虚拟分析的实验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年06期 |
19 |
忽艳磊,王茸,郑斌,白鹏;基于并口虚拟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实现[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
20 |
吴维金,于波,万玉倩,郑慧娟;基于虚拟仪器的IIR数字滤波器设计研究[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04年03期 |
|